0年,中央在上海建立無線電訓練班,學員裡有一個叫周德元,後來成了彭富九的考官。1931年,朱德和毛澤東下令,要建立自己的無線電隊伍。那年12月,肖克從中央軍委帶來一臺50瓦的電臺,湘贛軍區立即決定在永新縣城辦了第一期訓練班。對學員的要求那可不簡單,要政治可靠,鬥爭性強,還必須是工作認真的年輕人。共青團中央巡視員馮文彬推薦彭富九參加了訓練班。因為馮文彬瞭解到彭富九出身貧農,年紀小卻很機靈,工作上會出點子想辦法,任務完成得很出色,是棵好苗子,就向省軍區推薦彭富九參加無線電訓練班學習。但彭富九開始還不大想去,覺得搞兒童團工作,搞青年工作很有意思。特別是和胡耀邦在一塊兒,天天有說有笑的,很有意思。後來彭富九想,還是先去看看再說。到了那裡,考官周德元就讓彭富九讀報,雖然有點磕磕巴巴,但他還是讀完了。見彭富九識字,於是周德元又對彭富九說,在電臺工作,一天可以吃四頓飯,沒事的時候還可以聽戲,說著把耳機給了彭富九,彭富九戴上,果然聽到南京國民黨電臺裡的京戲了。當時在蘇區,一天三頓吃飽都困難,不過在電臺工作,晚上經常加班,所以有夜宵,這就是周德元說的第四頓飯的意思。就這樣,彭富九成為了紅6軍團第一批12名無線電學員之一。這些學員,都是貧農出身、14歲到17歲之間的小夥子。沒有教官,沒有教材不說,連可以拿來練習的電鍵也沒有,只好用嘴巴念,嘀噠,嘀嘀噠的。他們甚至都沒有一個固定的學習地方,很多時候,學習都是在行軍中完成的。後來在湘贛蘇區打仗的時候,繳了一部十幾瓦的電臺,還俘虜了電臺隊長王義軍。這下,學習班的教官有了,王義軍就成了紅軍的的教員,他還開始編寫教材,自己裝電鍵。再往後,蘇區也擴大了,彭富九他們才有個教室,能夠安安穩穩地坐下來學習,正規地學了三個月。那時開始,彭富九更加刻苦地學習文化,學習簡單英語會話,學習收發報技術和電臺修理技術,各門課程都取得了優異成績。1933年7月,彭富九從訓練班畢業後,分配在紅6軍團電臺隊當報務員。剛才說到,第一期學習班一共有12個學員,說起這12個人的後來,令人感慨。其中一個還沒有開學,就在“肅反”中被害。因為還沒有開學,大家在一起閒聊,還在紙上隨手寫字,無非是當時流行的一些口號,比如:“打倒”“擁護”“萬歲”“國民黨”“共產黨”,不料此時,保衛局的人就進來了,看到這些字,就說這些孩子反黨,查出是誰寫的之後,就把那個學員殺了。
1955年彭富九被授予少將軍銜之後,一個學員在永新縣就跑了,兩個學員學不會退出了學習班。剩下8個人,3個人留在蘇區,5個人長征。到了延安又跑了兩個,後來彭富九還在破譯敵人密碼時,看到過那人名字,是投敵了。另一個則到了胡宗南那裡,1941年的時候,還曾寫信給彭富九,說自己想回來,但彭富九也不瞭解他的情況,所以連信都沒回。而彭富九打完抗日戰爭又打解放戰爭,建國後,也一直在軍委技術部門擔任領導工作。過去彭富九的履歷很少披露,肖克評價彭富九說:知者不說,不知者無從說。彭富九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是隱蔽戰線上的無名英雄。
小小電臺屢建戰功
我們現在看到正史講湘贛蘇區突圍是“西征”。實際上是為紅軍探路、打前站。後來在紅6軍團將士的心目中,“西征”就是長征。在彭富九的記憶中,長征前,四次反圍剿戰役打得非常成功。到了第五次,敵軍30個團的兵力圍困湘贛蘇區,紅6軍團被困在遂川、萬安、泰和交界處的山區裡。這時,中央軍委命令他們在1934年8月15日以前離開那個地區,突破敵人的包圍。到湖南中西部地區,和賀龍領導的紅3軍會合,並開創一個新的根據地。這就是紅6軍團的“西征”,當然,當時不叫“西征”,叫“戰略轉移”。部隊“戰略轉移”前,開了一個政治工作會議,是湘贛蘇區省委書記任弼時主持的,號召大家,準備三個月的行軍,多準備幾雙草鞋。13歲就離開了家,當時才16歲的彭富九,哪裡會打草鞋,還是別人幫的忙,給他打了兩雙草鞋。他們有兩部電臺,小電臺容易帶走,但一部50瓦大電臺,帶起來就麻煩了。發報機重,電源也重。後來,在一次戰鬥中,那部大電臺還是給棄掉了。在貴州甘溪一帶,紅6軍團被打散成三股,彭富九他們往山上跑,敵人用迫擊炮往山上打。但是誰都不願意把電臺扔掉,戰士們還是想盡辦法,把電臺包括髮電機、蓄電池抬到了山頂上。夜裡,部隊找到一個帶路的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