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身扎一個孔,以免存在不安全的隱患。
我在歐洲聽到這樣一件事情: 一位老太太,把砸碎的鏡框玻璃收攏後,用一個小布袋裝好,把袋口紮上,貼上一個小標籤註明“碎玻璃,小心”的字樣。這的確是值得稱道的,這不僅僅是垃圾處理的方法問題,深層的問題是對他人的尊重和愛。
說到《透過細節看日本》這篇文章,使我不得不提及這篇文章在我的部落格上登載後的故事。《透過細節看日本》在網上發表前,我就不由地擔心:會不會有人看了此文,就認定汪中求沒有民族自尊心了呢,甚或乾脆就說我已經是今日的漢奸?因為差距、因為追趕、因為時不我待,我仍然將文章予以發表。但是,因為其中有一些敘述和描寫反映出日本的國民素質比較高,儘管都是事實的記述,還是遭到了一片板磚飛舞,謾罵的也不在少數。
有些網友指出“憤青”的過激反映本身就是素質問題。有位網名“43軍”的網友發表評論說:“看了你的文章,很感慨。但是一看留言,感到心中隱隱地作痛。民族的仇恨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動力,但是不能因為我們所面對的對手有優秀之處,就忘記了自己的責任;也不能因為是對手,就無視他們的優秀。我們國家的國民(特別是青年一代),往往有一種狹隘的民族意識和形而上學,只要是對手,就一定是所有的一切都不屑一顧,而且是什麼都可恨。一個意識形態成熟的人,一定會客觀地分析對方的優缺點,學習敵人的長處來發展自己,這才是一種進步。”
於是,我在部落格上這樣說:“當然,我的這篇文章是一篇考察的紀實,對日本的瞭解和理解自然很不全面,更不能算透徹,我也不是日本問題研究專家,就算專家也未必全對。”2006年12月31日18∶34∶24,我曾回覆網友“心眼亂”道:“罵聲一片,意料之中;板磚橫飛,早有準備。國家不是靠‘憤青’可以強大的,百年前的前輩尚懂得師夷長技以制夷;愛國不是靠謾罵可以證明的,更多的人在深思並且啟動自己!”
四、國民素質和職業化訓練程度不高(2)
再給朋友們看一個資料:《透過細節看日本》是分上下篇發表的,然而12月29日發表的上半部分閱讀量僅為6468人次,只有下半部分閱讀量的23�9%。可見很多人是文章都不願看完就匆匆發表評論的,能說有多大的準頭?就更不用說把我部落格上的全部文章看完再評價此人!
我還想說,記得當年中國派往日本的受降代表徐永昌,到達戰爭剛剛結束的日本。見到日本國上下迅速重新努力收拾千瘡百孔的國家,人們行色匆匆,努力做自己的事情,徐永昌感慨地說:“吾人切不可有痛飲黃龍之想,因為一個戰敗國能有如此表現,其中興是指日可待的!”不知網友面對如此感慨會有何感想?我們不會簡單地指責徐永昌不愛國,不恨日本軍國主義吧?今天的青年對戰爭的感受,對非正義戰爭的發動者的情緒,不一定會比參加了這場力量懸殊的戰爭的將士更深刻吧?
毛主席這樣的修改,體現了無產階級革命家砸爛舊世界、解放全人類的偉大胸懷,使全詞的立意更高遠,思想得到昇華。在世界和平中,也表達了中國和日本的友誼不能忽視的思想。我想起毛澤東主席當年的詞《念奴嬌·崑崙》。“而今我謂崑崙:不要這高,不要這多雪。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留中國。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1963年毛主席把“一截留中國”改為“一截還東國”,並作說明“忘記了日本人民是不對的”。這,就是政治家的正確態度。處處是細節,處處見素質。
確實,以自給自足的生產方式為基礎的農業文明與以大機器生產為主的工業文明;散居在廣袤田野上的農村與設施齊全、聚集而居的城市,對人素質的要求是不同的。現在,由於中國的城市正在發展中,一些人城市化的時間還比較短,並且還有相當多的人正不斷地從農村湧向城市,不能及時地進行轉變,以適應城市化對居民的文明要求,因此,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就成了觸目可及的現象。
與城市化的程序相應,進入工廠及企業的人也存在著職業化訓練程度不高的問題。中國市場化的起步比較晚,企業管理的實踐時間也相對較短,因而很多企業管理者還沒有找到能夠有效地對員工進行職業化培訓的方法;另一方面,由於沒有受到職業化訓練,或因方法不當使員工不能領會職業化的實質,或者因期望沒有得到滿足等,帶著失望情緒的員工還沒有形成一個工作者應該具有的職業素質和敬業精神。所有這些因素,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