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蘇加諾總統講了話,其中特別強調掃盲的重要性。我當時就想,一個國家的領導人如此重視教育,重視國民整體素質的提高,這個國家一定有著光明的未來。為了慶祝這一天,晚上還舉行了土著舞表演,總統通音律,熱情激揚,強烈地感染了我們,賓主完全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中。後來,總統特意送給我們一大一小兩套晚會上見過的印尼民族樂器“安克隆”,我們非常珍惜。回到北京,少奇決定將大的一套送給中國東方歌舞團,小的則給了北京師大一附中。希望更多的人知道並記住,中國、印尼兩國人民之間的交往和深厚友誼。
代表團圓滿結束了訪問。回國後,少奇和我收到蘇加諾總統夫婦送的一幅倆人合影,非常好。少奇很高興,於是我們到北京的中國照相館也拍了一張,並回贈總統夫婦。總統夫婦的那張照片,我至今仍然儲存著。
在蘇加諾先生誕辰100週年的日子,作為老朋友,心中不免有許多感慨。往事已逝,故人常記在心。願中國、印尼兩國人民,永遠記住那些為兩國間友誼做出貢獻的人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回憶和期望(1)
本文為王光美在她的母校——北京第二實驗小學建校7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原載《青年一代》1981年第1輯。——紀念北京第二實驗小學建校七十週年(一九七九年九月十九日)慶祝我的母校——原來的師大二附小,現在的北京第二實驗小學建校70週年。熱烈地祝賀老師、校友和同學們。
70年來,由於教職員工的辛勤勞動,母校為祖國培養出許多出色人才,對人民的教育事業做出了可貴的貢獻。
50多年前,我的兄妹和我在這裡學習過。老師和同學們給予的教育和幫助,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母校為我們認真學習文化科學知識打下基礎,養成講衛生的習慣,重視體育鍛煉,懂禮貌……特別是培養了我們愛國主義的感情。
小朋友們!當年9月19日,我們曾同你們一樣,慶祝校慶。一開學,就學唱“九月十九日,特別要注意……”的歌,練跳舞和排節目,準備校慶時聯歡。我特別記得1931年9月這一天,當我們興高采烈地來到學校參加校慶時,老師們卻愁眉不展,向我們宣佈,聯歡不舉行了。因為,日本侵略者佔領了我東北三省,千萬人民淪為亡國奴。這個訊息真像一盆冷水從頭上澆下來!老師們含著淚水向我們講:列強欺負我們是因為中國人民像一盤散沙,我們必須團結起來,奮發圖強,睡獅猛醒,為國家的富強而努力學習。
老校友錢學森教授,是著名的愛國的科學家,對我國的衛星上天作出了重大貢獻。我想,1955年他毅然放棄在國外優越的研究條件和生活條件,衝破各種艱難險阻,帶了幾百公斤的資料返回祖國時,心中也會想到母校給予的愛國主義教育。
北京解放後,第二實驗小學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支援,不斷地改進教學內容和方法,特別重視對孩子們的品德教育,開辦了小工廠,試辦過集體住宿班。我把幾個孩子送回我的母校,從幼兒園到小學畢業。他們在這兒和老師、同學們共同學習和生活了好幾年。孩子們在這裡打下的文化科學基礎比我們那個時候強多了,而且德、智、體全面發展,學校給予他們的是社會主義教育。
小學是培養人的品德的最重要時期,老師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給孩子們以終身難忘的影響。我的小兒子在塞外插隊當農民。7年的辛勤勞動,使他懂得了“一個汗珠摔八瓣”是怎麼回事。他那時不知有多少次回味起老師曾對他談過的話:不能浪費,應愛惜勞動成果。當過多年工人的女兒們,當她們住在地窩子裡的時候,當她們餵豬、做醬油、製造機器的時候,她們又有多少次想起老師們的教導,應該不怕髒、不怕累、不怕苦,要熱愛勞動。童年時的教育是多麼重要呀!
第二實驗小學在1958年後曾試辦過寄宿班,我的孩子都參加了。記得三年困難時期,住校的孩子有段時間吃不飽。有些好心的同志和學校領導人曾幾次勸我不要讓孩子再住校了。我很為難,經濟情況沒有好轉,別的孩子也吃不飽,應該讓他們同大家在一起。但是,當我看到孩子們星期六吃過午飯回家,把我們飯桌上的食物一掃而光,還餓得那個樣子,真心痛呀!我不得不同孩子的父親商量。他支援了我,說:“人民吃不飽,我們有責任。讓孩子們嚐嚐吃不飽的滋味,有好處。等到他們為人民辦事的時候,將會更好地總結經驗教訓,再不要讓人民吃不飽飯!”我們堅持了讓孩子與群眾同甘共苦,把孩子交給了學校,相信學校一定會把他們教育好。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