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雷州一路輕裝前行,趙孝錫的秘密視察,令廣南西路各州的知府們,都有種刮目相看的感受。可他們同樣知道,有這位王爺盯著,他們的逍遙日子將結束了。
儘管此次趙孝錫的視察,並沒做出什麼殺官祭旗的事情。可軍權被接管,這些知州都意識到,往後廣南西路都將進入趙孝錫的管控當中。
不過也有一些知府覺得,趙孝錫的到來,終於讓他們看到了晉升的希望。也期盼藉助此次的機會,搭上這位瓊州王的大船,好讓他們調離這裡,去其它地方為官。
雖說他們在各州都貴為最高的軍政長官,可這些大多到過京城的官員都知道。這廣南西路的官不好當,一個不慎引起民變,下場都不會好到那裡去。
可偏偏他們為官的地方,本身就屬於大宋經濟欠發達的地方。很多老百姓,連飯都吃不飽。每年收稅的官員下鄉,便是他們最為緊張的時候。
其次遍佈各處的山賊,更令他們治下的百姓,都是驍勇好戰之輩。每到交納稅賦的時候,便是這些山賊招納新人的最佳時機。良民活不下去,入草為寇也是唯一活路。
此次趙孝錫的到來,讓他們看到改善地方治安的機會。可同時他們又明白,山賊的日子不好過,往後他們官員的日子也絕對不會好過。
任何一場戰爭,都不是短時間能夠結束跟消化的。可不管如何。有了這位王爺整頓軍備,至少將來他們需要動用官軍的時候,也不用象以前那樣沒指望了。
聽到瓊州王府承擔此次整軍備戰的所有費用。地方甚至連糧食都不用提供。這樣一來,朝廷例行發下來的糧餉,無疑就將成為官府的儲備銀跟儲備糧。
有了這麼多好處,真正敢反對的官員,除非腦子秀逗了,不然也不會公然頂撞,一位擁有聖旨的欽差王爺。更何況。他們或多或少都知道,這位王爺實力不一般。
甚至在見識過趙孝錫的手段後。他們都覺得朝廷賜封趙孝錫為瓊州王,目的就是衝著李朝這些東南邊陲小國而來。也是為了整頓,這些沿邊的混亂局勢而來。
自從宋李發生過熙寧戰爭之後,兩國的邊境就沒怎麼穩定過。那怕經過快二十年。當年戰爭留下的創傷,如今並沒完全在老百姓跟官府心頭消失。
只可惜,朝廷目前一直重視西北戰局,這東南的局勢,不到不可收拾之時,絕計不會再興師動眾,發起一場東南之戰。正是瞭解這一點,李朝才會無所顧及挑釁大宋。
跟當年執意在西北打一仗的原因一樣,趙孝錫非常清楚。如果讓這種事情持續下去。官府在這些邊境百姓心目中,威望也將消耗怠盡,變得民不認官。
為了收復這些地方百姓的民心。趙孝錫才最終決定,打這樣一場戰爭。一來自然是提振瓊州王府在東南,在朝廷的威望。二來也是為訓練出,一直真正能戰敢戰的精銳之師。
其此一步步恢復朝廷在百姓中的威望,讓大宋的百姓知道,朝廷敢於替他們當家做主。而不至是。天天守在西北,擔心那些番邦騎兵的入侵。
抵達廣南西路的首府邕州。趙孝錫做的第一件事,並非去州府衙門,而是前往城中的城隍廟。確切點說,應該是朝廷為當年守城之戰陣亡知州蘇緘而修建的忠烈祠。
對於這位當年臨危受命,抵達邕州並最終與邕州城共存亡的知州。神宗皇帝特下旨,讓朝廷修建一座忠勇祠,以表彰他在熙寧之戰中的英勇表現。
看著眼前這幢,哲宗年間也被賜匾‘懷忠’的祠堂,真跟各州城的城隍廟一樣,香火同樣非常旺盛。那怕不是初一,十五也能看到,一些百姓到此上香祭拜。
看到眼前這一幕,趙孝錫也清楚,對於英雄百姓都是敬重的。那怕這位陣亡的知州,真正在邕州為官的時日不多,可他的表現卻得到百姓的認可。
這樣一位死戰不退,並於州城共存亡的英雄官員,在老百姓看來真的太少太稀罕。以至過去近二十年的時間,他們還懷著感恩與崇敬的心,來此祭奠這位英雄。
在裡面祭祀的百姓,看到趙孝錫一行人進來,多少顯得有些好奇。原因很簡單,趙孝錫等人騎馬挎刀,根本不象是普通百姓,又怎麼隨便進一座祠堂祭奠一個人呢!
有大膽的百姓就上前道:“幾位客官,你們也來祭奠蘇老爺嗎?看幾位客官的樣子,好象不是邕州人吧?”
對於百姓的詢問,趙孝錫笑著道:“這位長者請了,據我所知,這位蘇老爺好象也不是邕州人嘛!祭拜一位英雄,難道還要分是那裡人嗎?”
他的回答讓不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