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室宗廟前兩王交鋒,讓聚集於此的文武百官,也很直接對兩王高下做了個立判。雖說趙孝錫年長一些,趙佶年青一些。可兩人的行事手段,趙佶無疑落了下風。
雖然這些大臣中,有希望趙孝錫繼位的,也有希望趙佶繼位的。可他們都知道一個理,那便是擇能者賢者繼位皇位,方是對大宋對天下最好的選擇。
就在眾位大臣的心理天平,開始倒向趙孝錫時。那位護龍統領,說出一番質問的話。讓在場的百官也覺得,這位端王小小年紀,便如此不擇手段。
如果真讓其登上皇位,這樣不擇手段的皇帝,對於治下的臣民,無疑都不是什麼福氣。那怕支援端王的大臣,也覺得這位王爺,不是以溫文爾雅而出名的嗎?
權力使人瘋狂,皇位更令人瘋狂。為了座上那張龍椅,一切負面的情緒都被放至最大。如此年青的趙佶,便敢為順利繼位,做出抹殺六部大臣的事情來。
當然也有人不相信,這事情會是趙佶所做。可護龍統領望著額頭冒汗的趙佶道:“端王殿下,有時候人走錯一步路,付出的代價將是墜入深淵。把人帶上來!”
隨著護龍統領下令,幾個同樣黑布蒙面的武士,便帶著幾個人出現在宗廟之內。看著為首的中年文人,本應心虛的趙佶便一屁股坐到地上。
不待護龍統領審訊,便驚惶失措般道:“不關本王的事,這都是他出的主意。此事跟本王無關,本王是冤枉的。本王真的沒想過,要殺他們,真的不關我事啊!”
如此失魂落魄的舉動,根本不用訊問,眾人心中已經有了答案。原本還支援他繼位的兩個尚書,神情一下沮喪了許多。不明白,端王為何連他們也要殺!
只是想想他們這些監理大臣全死了,群臣無首之下,擁有不少朝臣支援的端王繼位。似乎更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而別人又不會懷疑到端王身上,畢竟他們是支援端王的。
就在護龍統領準備訊問之時,趙孝錫揮手道:“龍統領,算了!將這些人押至天牢,待新皇繼位之位再做論處。參與刺殺的江湖人,誅三族以敬效尤。”
面對趙孝錫的話,護龍統領很適時的道:“王爺,請恕手下冒犯。如今護龍隊,還聽命於先皇。這些人所犯之罪,手下怕是要執行先皇時所制定的法令。
如果想赦免他們六族之人性命,還需新皇下令。算了,這些人暫且押至天牢,待新皇繼位後再行論處。犯人家屬,全部看押起來,敢私逃出城者,殺!”
一眾黑衣人恭身道:“遵令!”
護龍統領的表態,讓在場的文武百官,也真正看出他們的超然地位。看來他先前所說,只聽命於皇帝,倒也不是隨便說說。敢無視趙孝錫的話,確實需要些膽量。
對於這位護龍統領不給面子,趙孝錫自然有些生氣。可細想想,此人此舉很聰明。回絕於他的王命,但洗清護龍隊跟他合謀的嫌疑。難怪他能當上護龍隊的統領!
隨著這些犯了誅九族之罪的人,全部被押走。趙孝錫這才道:“太后,還請由你主持,宣讀皇上遺詔之事。眼下百官齊至,早確定新皇人選,也能早日平定臣民之心。”
皇太后也很清楚,身為後*宮之人,也許只有這個時候,她能得到一些超然的地位。只是她比不了高太后,垂簾聽政這種事情,她根本就做不來。
如果趙煦留下過子嗣,那麼她還能扶佐幼皇登基。可眼下趙煦只有幾個女兒,並沒一位龍子。這便意味著,皇帝之位最終只能在趙氏王族中誕生。
隨著宗親們焚香祭告趙氏先祖,那封被供奉起來的遺詔,被皇太后給取了下來。將其交到宗室遺老們手上,文武百官跟到場的王公貴族,全部跪下傾聽遺詔。
伴隨著奉天承運的聲音響起,眾人在聽到趙煦遺詔,真的選定徐王次子趙孝錫,為新皇人選之時。王師約等人,一顆心算是徹底的放下。
相反支援端王趙佶,還有其它王爺的大臣,則心中黯然神傷,明白大勢已去。從即日起,大宋將進入趙孝錫時代。一朝天子一朝臣,他們怕是沒出頭之日。
身為朝廷大臣,在這種時候選邊站隊,是件關係家族生死與未來的事。選對了,未來家族享盡恩寵。選錯了,那便等著被淘汰出局。
宣讀完遺詔的宗親,很謙和的道:“瓊州王,領旨謝恩吧!”
趙孝錫舉手接過遺詔說道:“臣,領旨謝恩!”
伴隨趙孝錫起身,其餘文武百官很快便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如雷的萬歲之聲,伴隨著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