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徵遼之戰勝利,大宋自然民心凝聚,軍心民心都高漲。可趙孝錫清楚,好戰必亡的道理。眼下朝廷更多的,還是要整頓民生,恢復戰區的破爛不堪的局面。
管理這麼大一個國家,跟管理瓊州還有琉球不同。存在於大宋的南北貧富差距,讓趙孝錫同樣清楚,北方之所以貧窮,更多也是飽受戰亂與威脅。
那怕大宋立都北方,除了皇城周邊諸城,百姓的日子好過一些。其它邊境地區的百姓,生活過的可謂苦不堪言。不治理一下,何談明君二字呢?
大遼滅了,那位未來金朝的開國皇帝被砍了。壓抑在趙孝錫心頭,那擔心的亡國之禍,也算告一段落。現在他要做的,便是帶領大宋走向富興強盛。
大批邊軍轉變成屯邊軍,參與訓練的同時,也開始建設邊彊。針對這些邊軍將士駐守邊關,趙孝錫同樣給予大力的資金扶持,遷居關內百姓赴邊開墾。
與此同時,趙孝錫的民族融合政策,也開始在大宋管轄下的彊域中展開。在琉球跟瓊州推廣的漢語拼音,隨著一批批書生,開始陸續開赴邊境教書育人。
為了讓這些年青書生,甘願遠赴邊陲傳授大宋文化,趙孝錫特意制定。類似後世,支邊教學的獎勵措施。這種獎勵,將體現在他們將來考取功名時。
如果同樣中到進士榜,參加過支邊育人的書生,將優先安排官職上任。這便意味著,將來想在朝廷開科取仕中佔的先機,參加這種至少兩年一次的支邊很有必要。
除此之外,趙孝錫漸漸減少獨尊儒家的觀念,在皇城另開一家工學院。原來的天子書院,趙孝錫反倒不怎麼看重,更多器重這個新開的工學院。
在趙孝錫看來,大宋會八股文的書生太多。而能工巧匠,懂得發明創造的人太少。這種觀念必須轉變過來,讓大宋百姓真正享受到,文化創造帶給生活的改變。
面對不斷進言的文官御史,趙孝錫根本不與他們爭議。將他們帶到,遷移到皇城郊區的火器工坊裡。讓這些文官御史,看一看什麼叫科技的力量。
望著這些震天般炮聲,還有水力機車的力量,這些之乎者也的文臣書生。也第一次覺得,他們除了明禮識體之外,學的東西里根本沒有這些。
當儒家文化遇上先進科技,他們也知道,這位皇帝以這種方式告訴他們。從今往後,大宋將進入百家爭鳴的時代,死讀書,讀死書的文弱書生,便是不那麼吃香了。
對於一些讀不起書的寒門子弟而言,進入各府城開設的工學部學習,同樣是個改變人生的機會。最不濟,他們從工學部畢業,也能拿到一份不比當官差的薪水。
那怕普通的百姓,也開始發現他們身邊,不斷改變的一些東西。那些府城的官道,現在全部鋪上堅硬的水泥路,開始有專門的大馬車接送行客來往各地。
城裡店鋪中的東西,也一樣比一樣新鮮,很多都是他們從未看到過的。而大量製作出來的棉布,讓百姓覺得給家人置辦一身衣服,似乎沒以前那樣貴。
只要願意幹活的百姓,前往府城都能找到工作。不管工錢多少,幹上一段時間,都能給家裡帶回些糧食跟銀子補貼家用。這種日子開始變好,百姓都是親身有體會的。
真正變化迅速的,則是大宋的沿海各城。隨著一座座碼頭,還有碼頭旁邊的港口城市建立。以前靠海吃飯的漁民,發現他們爛大街的漁貨,也比以前值錢了。
每天到港口收貨的商人,透過海運冰凍的方式,將這些食材不斷送到內陸之地。商人賺到錢的同時,內陸的百姓也嚐到海鮮的味道,漁民自然受利不少。
除了投入重金,改善大宋各府城官道路況。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趙孝錫自然清楚。這種水泥工藝已經成熟,只要多開幾個水泥廠,便能供應全國各地修路所需。
至於修路所需要的石料人工,由各府城召集青壯修建,朝廷補貼一部分銀子。這路自然很快便修通,官府落了好處的同時,各地的百姓同樣得了好處。
面對這種各城大修路的局面,先前大臣們還覺得,這有點勞民傷財。可隨著路修通,他們才真正發現,路通便商通,各城的商稅也比以前增加了幾倍。
望著這種有點意想不到的局面,大臣們也開始學聰明。只要趙孝錫力主推行的政策,不再向以前那樣阻撓。因為下場,大多都是過段時間被打臉!(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