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聖三年夏,持續一年多的宋遼之戰,伴隨新繼位的大遼皇帝耶律圖。將大遼的傳國玉璽,滿臉淚水的遞交到,大宋安遼侯蕭峰之手,算是畫上一個圓滿的記號。
相比跪在城門前,遼國君臣百姓沮喪跟哭泣的神情。同樣出身契丹的喬峰,卻不知為何沒有一點喜悅之情。只是能讓戰爭結束,心裡他還是非常高興的。
隨著喬峰將玉璽舉過頭頂,城外圍城的宋軍,再次響起震天的萬歲之聲。而這一幕,也喻示著一個嶄新王朝的出現,從此也拉開宋之盛世的序幕。
接過玉璽朝眾軍展示了一下,喬峰便隨手將其丟到張亭光手中,略顯平靜的道:“張將軍,麻煩你寫份奏摺,向皇上報捷吧!這勞民傷財的一戰,總算結束了!”
自從趙孝錫封喬峰為安遼侯,張亭光也清楚,如今這位皇帝陛下,很器重這位安遼侯。原本他會以為,喬峰新上高位會很難接觸。等合作後便知,對方覺得是個真漢子。
張亭光非常清楚,讓出身契丹的喬峰,帶領麾下的將士征討大遼,本身就是件非常艱難的事情。可在行軍打仗之時,喬峰從來沒有半份慢怠過。
真要說喬峰跟他,會有一些問題上產生爭執,更多也是對待那些遼軍降兵,還有遼國百姓身上。直到後來趙孝錫發密旨,張亭光也不再跟其爭執此事。
而隨著大軍不斷深入大遼。一直擔心這些降兵跟降兵會反的張亭光發現。大多數降了的遼人,還是願意聽從宋軍的管制,很少敢重新犯上作亂。
如果真有犯上作亂的人。喬峰從來不用他們動手,會親自帶兵剿滅,這些曾經他保下來的遼人。這種鐵血跟柔情,讓知其稟性的遼人,也是敬佩不己。
從喬峰手中接過遼國玉璽,張亭光也很客氣的道:“好,我這就讓人八百里加急。將捷報送回京城。至於如何處置這些人,皇上先前有密旨。只要求將遼帝押解進京。
剩下這些大臣,還有降軍跟百姓,皇上也交由候爺處置。只是有一點,膽敢再次謀反者。一律誅其全族。只要聽從大宋管理的,一律視其為本國百姓對待。”
最後一段話,張亭光有意加大聲音,說與這些彎腰站在馬前的大遼文武百官所說。至於投降的遼帝耶律圖,聽到押解進京,也顯得異常失落跟害怕。
也許是看出他臉上的害怕,翻身下馬的喬峰,走到他面前語氣平緩的道:“換做以前,我蕭峰要給你下跪。因為你是大遼的皇帝,也是契丹人的皇帝。
可今天,你給我蕭峰下跪。或許你會覺得,我是犯上作亂。可想想你們父子,這些年做的事情,有幾件是為了契丹百姓呢?會落得今日之下場,只能說你們咎由自取。
蕭峰一介武夫,知道的道理不多。卻也清楚‘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的道理。沒大遼千萬普通百姓支援,你這皇位如何能坐穩?
此番你能顧念百姓之安,開城納降免去一場撕殺,相信到了京城,皇上也不會要你的命。如果今日你沒開城投降,殺進城中之後,蕭峰第一個砍了你。”
這樣的一番話,聽的耶律圖也是又喜又羞。最終還是恭敬道:“多謝侯爺教誨!”
面對在場這些大遼皇城臣民,喬峰上前道:“我乃大宋安遼侯蕭峰,今日我身為契丹人,卻親手攻破大遼國都,讓蕭峰有種無顏面對江東父老的羞愧。
可蕭峰還是想說,今日之舉,蕭峰不後悔。因為,只有攻破皇城,將這些貪圖享樂,不把百姓當人的看的皇帝,還有這些王公貴族拿下,契丹百姓才能過上好日子。
蕭峰清楚,現在說再多,諸位都會覺得,蕭峰數典忘祖,賣主求榮。可蕭峰會用餘下的時間,證明一件事給諸位看,那便是結束宋遼經年弈戰,我們日子只會過的更好。
若將來有一天,蕭峰那位當了大宋皇帝的義弟,違背昔日我們許下的誓言。蕭峰到時,會親自在這皇城之前,自刎以向諸位謝罪。如違此誓,便讓蕭峰五雷轟頂不得好死。”
原本想說領兵反宋,可蕭峰想到,如果真發生那樣的事情,或許他也阻止不了。真到那時,還不如自刎謝罪來的痛快直接一些。何況,眼下他還是大宋的安遼侯。
能當著大宋將士的面,許下這樣的承諾,對於此刻內心恐慌的大遼百姓而言,比任何話都管用。而這樣一番話,也讓初次見到喬峰的人,明白其重情重義的性格。
有了這樣一番話,那怕心有不甘的大遼將士,也覺得或許這樣也好。這一年的戰事,讓大遼多少家庭妻離子散。可死的那些人,又都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