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河,交際一流,很善於做業務,讀書時靠兼職做各種商業活動能夠供自己的學費和開銷,然而他後來竟然去考公務員了。當時我就想,他當公務員可是浪費了一個商人啊,市場經濟少了一顆新星啊,後來果然不出我所料,他原有的才華施展不出來,在單位過得比較壓抑,甚至想辭職。

該在哪個地方發展為好

要做好定位,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內容,是要確定自己該在什麼地方發展。選對一個地方,對個人的發展至關重要,同樣對公考之路的影響也很大。

當今社會,不少大學生的心態是這樣的:要發展就要選沿海地區,尤其是大城市,首選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特大城市。由此造成我國現在的大城市擁擠不堪,特別是交通,堵得車速如龜速。不可否認,大城市有特殊的優勢,如機會較多、工資較高、資訊發達、購物方便、物資齊全等。但相對應的是,大城市也有弊端,會對公務員考試困難倍增,如人才濟濟,競爭力大,在公務員報考時幾百人競爭一個職位比比皆是;消費水平高,尤其是房價,一平方米要幾萬元,買套房子要幾百萬,雖然城市遍地高樓大廈,但人們經常只能望樓興嘆,連租個房子每月都要一兩千元,佔了收入不小的比例。

與沿海大城市相對應的是,我國還有幅員遼闊的中西部,還有眾多的三四線城市,乃至縣城、鄉鎮、鄉村。這些地方雖然經濟暫時沒有那麼發達,條件比較艱苦,但也有它的好處,那就是人才渴求度高,競爭沒那麼激烈,要考的話錄取機率相對大多了。如國考,廣州、深圳一般要120分才能入圍面試,但貴州、雲南、西藏等地經常90多分就能入圍。況且,近年來,我國大力發展中西部經濟,中西部發展迅速,各方面的條件日趨完善。另外,現今各三四線城市或縣域經濟發展很快,機會也不少,潛力十足,且房價、物價相對較低,即便工資比大城市低,但生活質量可能比大城市好。如在一個縣城,一般30萬元就能搞定一套房子,相比大城市的幾百萬元,只有十分之一,即便工資只有大城市的一半,但買房相對容易多了。

2012年登上各大媒體的焦三牛,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他1989年出生,大學畢業後到甘肅武威市工作,在競聘領導幹部考試中,年僅23歲的他成功競聘上市外僑務辦副主任,級別是副處級。武威市地處西部,人才較少,因此求賢若渴,不拘一格降人才,焦三牛才有這樣年紀輕輕就擔任副處級幹部的機會。假使他在大城市,能有這樣的機會嗎?能夠發展得如此之快嗎?一般是不可能的。你想想,你是寧願在大城市裡像《蝸居》的故事人物那樣蝸居過日子,還是喜歡到其他地方像焦三牛那樣有大發展呢?

有些人會說,即便像焦三牛那樣,那也是在小城市,不算什麼,如果他要混到大城市(如北京)困難肯定很大,或許只能一輩子都困在小城市,而我畢業就選擇了大城市(如北京),一下子就混到首都啦!一步到位,多威風!至於焦三牛以後會發展得怎麼樣,我不是算命先生,沒法算出來。但我可以舉兩個古代的例子,證明該想法不一定對。第一個例子是大名鼎鼎的海瑞,海瑞考中舉人後,所安排的工作在福建的延平府,即現今的南平市,當時是窮鄉僻壤、窮山惡水,常常是朝廷大臣被貶之地,而他所從事的崗位是教諭,官級比九品芝麻官還低,因為沒品。可人家海瑞不管那麼多,努力工作,全心投入,業績突出,僅僅四年就獲得提拔,當了浙江淳安縣的縣令。雖然縣令也不算大,但他仍然努力工作,仍然業績突出,有目共睹,當知縣(包括之後在興國任知縣一年餘)僅6年後,就調到北京的戶部。這就是典型的從偏僻的基層崗位躍升到朝廷中央啊!差不多在同一時期(嘉靖年間),有個叫俞大猷的抗倭名將,第一份工作被安排在金門,那時的金門可是個交通不便、貧窮落後的孤島,且海盜橫行,可俞大猷不在乎啊,硬是在金門幹出一番驚天動地的成績,不僅趕走倭寇,還為老百姓做了許多好事,政績突出。後來,他逐步當上了福建總兵、廣東總兵(相當於軍區司令),後來還調到屬於明朝第二首都的南京任職。

一 找準自己的定位(6)

☆米☆花☆書☆庫☆ www。7mihua。com

所以說,在小地方工作不要緊,只要業績突出,照樣可以發展到大城市;但是,如果在大城市混得不好,照樣可能退回到小地方。關鍵是要有能力,其實只要幹得出色、作出貢獻,在哪兒發展不是最重要的。

像我本人,畢業時在一個縣城工作,當時總以為大城市比小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