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⑸鈧氐納緇嵛;�馱幟選�

石油再生的條件太過苛刻,自然無法作為永世的能源。

石油耗盡的那天

既然人類社會對石油的需求如此龐大,那麼大自然饋贈給人類的這種液體終有被吸乾的那天,這將是什麼時候呢?美國雪佛龍石油公司打出的標語頗具代表性,足以警示世人:人類用完第一兆(單位:一萬億)桶石油,花了120多年。再過30多年。人類便可能用完第二兆桶石油,這近似於全球已探明的石油總儲量。換句話說,根據全球已探明的石油總儲量,依照目前的消費速度,全球石油資源僅夠人類使用三四十年左右。如果覺得聳人聽聞或難以置信的話,那麼參閱2009年英國石油公司(BP)最新的研究報告便會有更詳盡的解釋與答案。

而早在十多年前,權威的國際能源機構(IEA)就已經做出過近乎相同的論斷。至於其他林林總總的石油研究報告,車載斗量的各類大部頭石油論著,儘管結論不一而足,但有一條最基本的共識,那就是全球已探明的石油資源與龐大的消費相比並不富裕,全球石油資源足夠開採的年限也就是幾十年的時間。

石油地質學上有個著名的“休伯特峰值理論”,這是美國地質學家休伯特·金在1956年的一次大會上提出的。這個理論的實質是,作為不可再生資源,當一個油田的開採量達到其可採儲量一半的時候,其產量便達到峰值,然後會開始下滑,整個的開採量隨著年份的推移,呈典型的鐘形曲線分佈。休伯特並由此做出了驚人的預測,即美國的石油產量在1970年左右將達到頂峰,然後開始走下坡路。休伯特的觀點在當初提出時,曾遭致與會者一片憤怒的反對聲。大多數地質學家和石油巨頭都對他的預言不以為然,甚至不無嘲諷。因為在他做出這個預測的時候,美國的石油產量正處在開發的鼎盛期。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如同預言提出時的驚人表現一樣,休伯特的預言後來被驚人地證實了。到了1970年,美國的石油產量真的達到了頂峰,此後產量開始逐年下降,美國也由此喪失了世界主要產油國的優勢地位。休伯特的理論在其他油田的開採過程中得到了逐步證實,如今已為地質學界所普遍公認。

事實上,不僅僅是石油,自然界其他不可再生資源的開採過程大體上都遵循這樣的規律。人們開發自然資源就好比在蘋果樹上摘果實,最容易發現,最好摘的蘋果一定率先被人們收入囊中,剩下來的,要麼是不好的蘋果,要麼就是處在人力難以企及的位置而無法採摘。後面收穫的蘋果數量自然而然地要下降。這種情形恰好就是當今石油工業所處困境最形象的縮影。

依照休伯特峰值理論,結合全球的石油探明儲量,2010年左右全球石油總開採量將達到總儲量的一半,也就是達到歷史峰值。隨後的年份裡石油總產量一定是逐年減少的,並且開採成本會迅速上升。這將對世界經濟與我們的生活造成巨大沖擊。事實上,一些獨立的科研人士對石油枯竭日的看法更為緊迫。他們不隸屬於任何利益體或集團,往往出於科學探索的精神進行相關研究,其觀點看起來更可信一些。這些科學家並不認同歐佩克或某些石油公司所抱有的樂觀態度。他們警告說,石油耗盡的那一天,要較政府與石油公司願意承認的日期為早。比如,倫敦石油消耗分析中心的首席科學家科林·坎貝爾判斷說,便宜和容易開採的石油高峰已於2005年來過並走開了。今天即使把那些已探明的資源比重大的深海及南北兩極地層下的油田都考慮在內,並且加在一起計算的話,高峰仍會在2010年左右到來。在石油資源極為豐富的中東地區,情況也同樣如此。而全球社會的石油供應正越來越依賴這一地區。

第二章 石油的真相(4)

讓我們把目光投向中東,目前全球近2/3的石油已探明儲量處於該地區。這一區域的油田由於資源分佈集中,儲層相對較淺,因而易於開採,可經濟開採率很高。因此,中東地區長期以來都是全球石油的主產區,每年貢獻了全球60%以上的石油產量,當之無愧地成為了全球的“油桶”,同時也無可替代地成為了全球石油爭奪的“火藥桶”。在全球其他大部分割槽域,情況就不如中東地區那麼優越,要麼是石油資源低劣的貧油區,無法進行有效開採;要麼就是探明的油田處於大洋或海底深部,開採的難度和成本急劇上升,可經濟開採率很低。因此,石油開採的主戰場依然在中東地區,中東的未來就代表著全球的未來。如果這裡不妙,全世界能好到哪裡去呢?而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國……沙特*目前正面臨著這種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