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套的品牌。
二人轉表演藝術家董瑋有件傷心往事:有一次她在廣州演出,被人問起“到底哪一種二人轉才是真正的二人轉”?她說自己當時感到非常悲哀和羞恥。她所屬的吉林民間藝術團是東北三省唯一的省屬專業院團,是保留傳統二人轉表演藝術最完整的團體,但劇團早已面臨嚴重的生存困境。當她的同事董連海表示那些雜耍不是二人轉時,有演出公司老闆放出話來,“要打斷他的胳膊腿”。
對這種“混亂而紅火”的二人轉市場,已在全國頗有名氣的趙本山出手了。也就在2001年,長春市政府出文,嚴禁公務員看二人轉,趙本山的出手正是時候。
2001、2002年兩屆二人轉大獎賽後,吉林市林越藝術團裡包括“小瀋陽”在內的幾個頂樑柱相繼跳槽,拜趙本山為師。一段時間裡,林越藝術團的票房直線下滑。此時,和平大戲院旗下的主力演員王小利也投奔到趙本山門下。
近幾年,趙本山又加快了收徒的步伐。2008年集中收了一批學生,2009年又收了8個,並於正月初五正式舉行了儀式。至此,趙本山共收徒弟45人。現在,遼寧民間藝術團裡的二人轉演員,80%是趙本山的徒弟,都在劉老根大舞臺演出。
“我們就像‘國家隊’,東北三省好的二人轉演員都到這裡來了,趙本山是東北二人轉的領軍人物。”劉雙平說。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七章 趙本山發現二人轉藍海(4)
演員要想進入遼寧民間藝術團,都要經過趙本山的親自篩選,劉雙平說,“他看一眼就知道有沒有前途”。現在劉老根大舞臺的演員陣容相當強大,都是成熟的青年演員,年齡最大的也只有40多歲。
但有人對趙本山表示質疑——拜在他門下的弟子之前大多已經是成熟的甚至小有名氣的演員,這讓他的收徒行為看上去更像經紀公司在挖人。
這其實正是趙本山的高明之處。
二人轉演員往往是在田間地頭表演,張小飛出名前,觀眾花一元錢就可以看他唱戲。演員們睡在後臺的大通鋪上,鋪上睡著七八家,用簾子一隔。有時候觀眾只有十五六個,和郭德綱最失意的時候差不多。而現在的張小飛有車有房,對外出場費也叫到了四五萬元。
趙本山冷靜地看清了,二人轉是有市無價,有巨大的市場需求,但是沒有行情。他所能做的,就是把這個行情給製造或者是催生出來。
而催生二人轉行情的第一招就是收徒。
對於趙本山的收徒儀式,雖因為像極了早年梨園收徒的場景而廣受爭議,但對於趙本山來說,卻是輿論壓力再大也必須邁出的一步。因為只有收徒,才能讓這些弟子打上趙本山的標籤,有了這樣的標籤,這些弟子的身價才有可能上漲,才可能成為趙本山的搖錢樹。
因此,也足以理解為什麼趙本山會選擇成熟的民間藝人作為自己的徒弟,而不是從頭培養新人。與後來和遼寧大*合辦學的本山藝術學院不同,二人轉是一門民間藝術,其演員需要有在生活中摸爬滾打的經驗,就應選擇張小飛這些在民間已有深厚根基的人為自己打江山。
趙本山把這些走南闖北的民間藝人收到自己門下,自然會有自己的一套規則,而不是放任自流。他所做的第一個大動作就是提出了“綠色二人轉”的口號。
本山藝術學院的藝術顧問、二人轉專家馬力說:“吉林省從前是二人轉的中心,從群眾基礎、領導重視程度上都可以這麼說。現在南移到瀋陽,一是由於瀋陽的地理位置更方便,第二個原因就是趙本山一直在推。在二人轉界有種說法是‘遼寧遍地是黃金’,二人轉演員都到瀋陽撿錢了。”趙本山的徒弟張小飛和小瀋陽就因為二人轉改變了人生。
馬力認為,趙本山對二人轉最大的貢獻就是提出了“綠色二人轉”,淨化了“粉磕”(髒口)。二人轉的傳統是“老公公和兒媳婦不能坐在一起聽,坐不住”,曾有人形容傳統二人轉是“不*的性場所”。趙本山要想把二人轉搬上大舞臺、搬上電視,他充分認識到,政府招待票是劉老根大舞臺很大的一塊收入,必須讓“領導們也跟著哈哈樂”才行。
張小飛說:“傳統二人轉很長,《摔碑記》完全版要唱一個多小時。”現在的觀眾哪有耐性聽這個,他們對過於低俗的“粉詞”也不像表演者想象的那麼喜愛。二人轉是“豬大腸”,不洗或全洗都不行。
趙本山在建立遼寧民間藝術團的第一年就提出要改良二人轉,這種改良在業內褒貶不一,有些人認為這根本不是二人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