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制數變,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後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話說得很明白,也很直截了當,“統紀可一”、“民之所從”,漢武帝要的就是這個,這就夠了,至於孔子學說中的那些高尚無比的道德信條究竟能有幾樣成為現實無關緊要。

在漢武帝之後,儒家學說佔據了主統地位,但儒家學說中的“仁義禮智信、忠孝寬勇和”這些信條卻沒有成為人們的行為準則,更沒有成為官場的行為準則,相反,中國歷史真正的主流“文化”是權謀之術——很諷刺的是,中國歷史上只誕生了包公、海瑞這樣屈指可數的幾位“青天大老爺”。看看包公和海瑞做的那些事,實際上不就是身處其位做了他應該做的事嗎?可是他們卻成了榜樣,為什麼?因為他們是滿朝官員眼中的“迂憨”,如果按照儒家思想的標準,這些官員不說全部都應該是充滿智慧的高人,至少也應該是清官吧。包公、海瑞這樣的人成了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那不就是說滿朝文武官員都是淤泥嗎?也就是說,奉行儒家思想的結果就是培養了大片的淤泥,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