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數度陷入困境的美國貨幣全融體系得以渡過難關,製造了一個“沃爾克時代“。他,是一個爭強好勝的犟人,是一位身懷專業絕技的優秀專家,還是一個熱衷於權力且以權力來經世致用的實用主義者。個人檔案保羅·沃爾克,美國人,1927年9月出生,曾於1979~1987年連任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1949年8月,他進入哈佛大學學習,獲經濟學博士, 1962年任美財政部金融分析辦公室主任,作為聯邦政府最傑出的10名年輕人之一獲得阿瑟·S·弗萊明獎。1968年擔任財政部貨幣事務副部長。1979年受命擔任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製造了“沃爾克時代”,為美國人民留下了六大豐厚禮物。感謝上帝,過去的8年幸虧有了他。每每想到如果這些年沒有他在聯儲,我們的經濟將會是怎樣一幅圖案,我便不寒而慄。
——一位美聯邦職員
1。令沃爾克銘心刻骨的經濟危機保羅·沃爾克1927年9月5日出生於開普梅城一個日耳曼民族的家庭中,自小就有一個非常突出的優點,受到德國人行為方式的影響頗深。他的母親是德國移民的後代;父親是個性鮮明,意志堅定,具有典型的德國傳統的市政官。從他父親身上,他學到了許多可貴的品質,使獨立學習和思考的優點自幼得以培養和發揮。小沃爾克4歲的時候,有一天全家人都找不到他,後來才發現他躲在地下室鍋爐房的煤櫃裡,正用煤蓋著頭偽裝自己。他愛熱鬧,更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他常常獨自躲在某個地方好奇地靜思默想,有時還向姐姐魯思和爸爸媽媽提出許多稀奇古怪、難以答覆的問題。沃爾克的父母都覺得他天資不淺,從他玩童時起就注意開發他的智力。然而,或許是時代造英雄之緣故吧,進入30年代,經濟大蕭條在美國蔓延,沃爾克一家人居住的小城開普梅也並未能逃此厄運。雖然那時沃爾克的父親是市政官,家境並不十分困窘,加上沃爾克年齡小而沒有真正體會到危機給人們的生活和心理所帶來的危害。但是,他的父母從他懂事時起就給他灌輸了大量節儉的生活觀念,使他自幼就懂得了困難時怎樣對付的簡單而又深刻的道理。30年代後期,沃爾克的姐姐魯思在波士頓的西蒙學院上學時,家裡每月僅給25美元生活費。而10年後,當沃爾克進入普林斯頓大學讀書時,家裡等量齊觀地對待沃爾克,依舊每月的25美元的生活費使他大為不滿。因為在此期間由於持續的通貨膨脹,美元的購買力一直在不斷地下降,只相當於魯思上學時購買力的40 %。這時的沃爾克算是通貨膨脹的受害者,使他對通貨膨脹的害處刻骨銘心,為其大學立志以良多啟迪。沃爾克生性靦腆、沉默寡言;這是他善於思考的外在表現。但是活躍的家庭生活中,他又不甘於寂寞。他們家庭內部常常“爭辯”不休,這多是他父親有意安排的課堂;而在這個生動的課堂上,沃爾克總是顯示出爭強好勝的性格。他時常與父親結成一派,而他的三個姐姐組成另一派,兩派之間經常就各種社會、生活問題展開辯論。沃爾克常常充當反方角色,喜歡從各個方面各個不同的角度來提出問題,並自信掌握了回答這些問題的全部途徑,即使自己無理也“取鬧”,總是想把問題辯駁到真相大白方肯罷休,這些經驗好似他在後來的外交談判、政策施行前的演說的徵兆。社會和家庭的文匯使他自小嶄露頭角。
2。釣魚也是讀書,懷疑才是學習
天資聰慧的沃爾克在上小學時總是在班上獲得最高分。這當然與他的父
親的“因材施教”有很大的關係,他父親自小就使他養成了良好習慣,不讓
他把書讀死,而是要他充分開啟想象力。沃爾克上高中時,他父親都還在對
他的學習方法進行“干預”。有一次,沃爾克一天沒有去上課;第二天,他
便帶著父親的便箋去學校,便箋上寫著:“請原諒我兒子昨天沒來上課,我
帶他去釣魚了。我想,讓他偶爾出去釣釣魚,調節一下神經,比呆在蒂內克
高中上一天課更有益於學習。“可見外因與內因配合之妙處了。中學畢業後,
沃爾克沒有按父親專攻工程學的要求而自作主張,申請進入了普林斯頓大
學。在大學裡,自小碰上的經濟危機及節儉的生活觀念時刻警醒著他,他所
住的是校內最便宜的學生宿舍,所吃的是相對廉價的飯食。然而,在學習上
他卻是嚴格要求自己。他頗具才氣,又十分刻苦,學習成績非常優異,曾被選為美國大學優秀生聯誼會會員。在大學裡,沃爾克也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