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清帝國,清太祖努爾哈赤,以十三副盔甲起兵,戎馬生涯40餘年,用武力和智謀統一女真各部,於萬曆四十四年(1616)正月除夕,建立“大金”。在中華民族的歷史典冊中,他的英名和業績將與世長存。努爾哈赤建立了豐功偉績,開創了一個長達296年,佔據了自秦朝以來整個中國皇朝歷史的七分之一的時代,它的出現使中國皇朝制度達到鼎盛,為清朝播下了“康乾盛世”的種子。

努爾哈赤;一生戎馬,鐵騎所處,一日千里,創造了無數的戰場神話,其中最輝煌的戰役是“薩爾滸之戰”。薩爾滸之戰,是戰爭史上集中兵力各個擊破 的一個出色戰役。從根本上扭轉了明朝和後金的局勢,使後金逐漸強大,並從當初的防禦進入主動進攻階段,有實力與明朝分庭抗禮,為清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1618 年,努爾哈赤以“七大恨”為檄文宣誓,嚮明朝發起進攻,攻打撫順,攻佔東州、馬根單等地,圍攻清河城,戰領一堵牆、鹼場二城,取得節節勝利,震動朝野。朝廷大臣從全國徵集大軍,商議對付努爾哈赤的決策。

準備孤注一擲,*後金的勢力。

明朝最終決定任命楊鎬為遼東經略,以杜松、李如柏、劉綎等為副將,抽調軍隊中明軍共計八萬八千人左右,同盟軍海西女真葉赫部兵一萬人,朝鮮兵一萬三千人,總計十一萬多人,號稱四十七萬。楊鎬與諸將商議,想了一套看似不錯的作戰方案:明朝大軍分四路進攻後金,總兵劉綎率軍出寬甸由東;總兵馬林率軍出三岔口由北;杜松率軍出撫順關由西;李如柏率軍出鴉鶻關由南,其中以西路杜松為主力,皆直指赫圖阿拉。另外王紹勳總管各路糧草,楊鎬坐鎮瀋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