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平軍衝出來的一瞬間,訓練有素的淮軍將士們已經就地停住腳步,相隔四十步左右的距離敵人顯然瞬息間就到,不過這麼一點時間,已經足夠淮軍將士裝葯擊發了。
“砰,砰砰砰。”
連續的火槍擊發聲迭次響起,雖然敵人近在咫尺,不過淮軍將士們也並沒有慌張,所有的將士依次上前,把自己火槍裡的子彈打出,然後排著整齊的佇列,向著前方的敵軍猛衝過去。
白刃相交,血肉橫飛。兩支強軍迅速接戰在一起,在兩支鐵流彙集之初,幾乎所有在陣後觀戰的太平軍將領們都鬆了口氣。不管是宣傳也好,還是真心相信也罷,所有的太平軍高層都深信一點,淮軍再強,靠的全是火器,而兩軍交手肉搏,以幾千老卒衝擊的太平軍則必定會是勝利的一方!可惜時間只又過去一瞬息間的功夫,幾乎所有觀戰的將領們又倒吸了一口冷氣!
烈日陽光之下,眾人看的清清楚楚,那些著灰黑色軍服的淮軍士卒居然在挺身向前!
(144)何等猛士
或許是春天的陽光也變的太熾熱了,也或者是戰場上的情形太過焦灼,聞迅從城寨上趕過來的胡以晃,此時額頭上居然是豆粒大的汗珠,一滴接著一滴,直落下來。
此時此刻,他也顧不得保持自己的主帥風範,也顧不得在一眾手下面前顯的沒有成算,沒有城府,沒有大帥之風,他只是瞪大雙眼向前看去,心裡卻是無論如何也搞不明白弄不清楚,為什麼兩千人不到的淮軍,用他看來除了射擊沒有大用的火槍,就能把自己麾下超過對方三倍左右,全部是身經百戰的精銳將士組成的隊伍趕鴨子一樣,東一群西一堆的分散驅趕開來,而更讓他驚怖的是,居然還有一小股一小股的淮軍將士在密集的陣式中以飛快的速度向前穿插著,看來是想要在營門大開之際,直殺入這河堤上的大營之內?
“太瘋狂了!”滿頭大汗的胡以晃只能得出這樣的結論。不過眼前的現實又讓他分外警惕,六千人的精銳老兵,用這支兵馬,胡以晃有信心和全盛時的同樣數字的湘軍打個平手,就算敗退,雙方的戰損也會在一比一點五左右,太平軍多損傷一些,不過湘軍一樣討不了好。而除了湘軍,幾座清軍大營裡的所謂精銳,胡以晃沒有見識過,也不曉得戰力如何,至於說北方的八旗…當年大夥在一起議論時,都是滿臉冷笑,語氣不屑,是的,林李二位丞相帶著幾千疲憊之師被十幾倍的滿蒙八旗圍住,還能堅守,還能突圍。所謂女真鐵騎。不說也罷。
放眼天下,胡以晃原本也想不到,還有這樣一支軍隊,用自己三分之一的兵力,打自己最精銳的老兵。居然不落下風,居然在步步緊逼!
淮軍三人一組,哪怕是與對手冷兵器交戰時,佇列也是紋絲不亂,一人格擋,兩人分別斜刺,不論對面有多少太平軍將士。始終有人在正面。有人在側翼保護和突刺,與冷兵器時代那些莫名其妙和作用不大地戰陣來說,這種近戰對刺地訓練已經是後世列強軍隊中的必修課,而且,做的顯然比冷兵器時代的軍隊更好,更殘酷,更加的冷血致命。
在淮軍地穿刺之下,幾乎沒有一合之敵。三稜軍刺鋒銳之極,不管刺在身體的哪個部位。穿透力強,拔出之後受刺的太平軍將士就如同身上開了一個碗口大的血洞,血水不是在流淌,而是泉湧一般的噴薄而出!這樣的流血量,也就在幾分鐘內。人就由暈眩到人事不知。然後休克,死亡!
太平軍將士雖然佔著人數優勢。而且自以為自己在武器上也有優勢,可是一接戰之下,這種自信就被人數佔著極大劣勢的淮軍將士擊地粉碎!刺刀裝配在火槍上地長度幾乎與長矛相同,鋒利的刺刀在銳利程度與殺傷力上卻是遠遠超過太平軍手裡的長槍與鐵矛,但這並不是關鍵,關鍵就是這個時代的冷兵器做戰的水準不但沒有上升反而是下降了,如紀效新書裡描寫的那些訓練有素的冷兵器軍陣,在這個時代是看不到了,而裝備盔甲,也根本不及二百多年前,更不要說與盛唐強宋相比。如果眼前這些太平軍將士裝備著陌刀,有著嫻熟的配合,在穿著五十斤左右的步人甲地重灌步兵的掩護下,再有橫刀與步槊這樣鋒利和沉重大力相疊加的武器配合,淮軍的刺刀陣與配合再強,也斷然不是對手。
可惜,這個輝煌的帝國在這個時代已經墮落到連冷兵器地鍛造水平也不如古人,盔甲地打造不及古人,對士兵的培養訓練不及古人,對戰場格鬥陣式地變化演練不如古人的尷尬地步,而就是這樣一支幾乎還是與農民武裝水平相當的軍隊,也號稱是精銳強悍之師,照樣與當時的朝廷正規軍打個旗鼓相當,這隻能是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