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透過舉孝廉的方式,步入仕途。要說名氣嘛,他是袁紹、袁術的祖上,所謂“四世三公”的輝煌歷史就是從袁安老人開始的。儘管袁紹兄弟最終沒有能夠繼續保持家族的榮譽,但是,袁氏家族已經在東漢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從袁安這一代起,袁家連續有四代人非常出息,都做到了“三公”這樣級別的官職,這在東漢乃至中國歷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事情:袁安曾做過司空、司徒;他的二兒子袁敞曾做過司空;大兒子袁京的表現不是很好,只做過蜀郡太守,但他的兒子袁湯卻很厲害,彌補了父親的遺憾,頑強地做到了太尉的位置;而袁湯的後代更加出色,第三兒子袁逢(做過司空,他是袁紹、袁術兄弟的親生父親)和第四兒子袁隗(曾任太尉、太傅)以捍衛家族榮譽為動力,也都做到了“三公”級別的高官。
人們常說“富不過三代”,但是袁氏家族卻打破了這個歷史怪圈,頑強地堅持到了第四代,所以在漢末時期曾有“自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由是勢傾天下”的說法,於是,“汝南袁氏”成為東漢最著名的世家大族之一。
有的人當官是因為有背景,有的人當官是因為有錢財,而袁安當官是因為他思維方式特殊。
事情是這樣的。有一年冬天發生雪災,好多人餓得沒有吃的,手裡有點小權的都想辦法收取賄賂來活命。一天縣令出來視察,到袁安家看到門口沒有一點腳印,縣令想八成這個老實人給餓死了吧?縣令讓人去收屍,結果發現袁安還有一口氣,於是把他救活了。寧可餓死,也不收取賄賂,這是什麼精神?這是典型的廉潔自律精神呀,於是袁安被樹成廉政典型在全國進行宣傳,宣傳材料也寫得好,標題是“袁安困雪”,這成為本朝一個經典,寫進了學生教課書和官員操行手冊裡。
一場大雪,改變了一個人的命運。從此之後,袁安一步一個腳印,塌實工作,一直做到了司徒的位置。
就是這樣一個人,在竇憲出征的問題上,袁安態度非常明確:勞師遠征可能會達到一時的效果,但肯定不能解決長遠問題;不僅如此,還會給國家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不如採用懷柔政策,透過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老人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在竇氏兄妹做主的朝廷上,他的意見是不可能被採納的。
漢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北伐大軍浩浩蕩蕩地開赴前線。特別說明一下,班超的哥哥、著名歷史學家班固也隨軍前往,他的職務是中護軍。
竇太后見自己的兄長出發遠征了,心裡也十分不是滋味,畢竟匈奴人也不是那麼好對付的,刀槍無眼,萬一兄長有個三長兩短,那以後自己可依靠誰呢?想來想去,她覺得現在唯一能為哥哥做的,那就是讓他能安心遠征,不再為家裡的事情分神。於是,她加封竇篤為衛尉,竇景為奉車都尉,併為他們重新建造了官邸。兄弟們得到了妥善的安置,竇憲沒有什麼掛念的了,趾高氣揚地率軍出發了。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中國曆代黨爭》第二章(30)
但是,大臣們並沒有就此罷休,既然阻止北伐沒有成功,他們又把注意力轉移到了太后為竇氏兄弟升官造宅的事情上來,新一輪的大論戰又重新開始。精明的竇太后以極大的耐心看奏章,聽意見,但就是不改初衷,仍然堅持自己原來的意見。這些東漢朝廷的忠義之士們無可奈何,他們沒有辦法改變現實,唯一能做的就只有等待,等待著改變這一切的機會。
好了,說完朝廷哪些事兒,現在關注一下竇憲將軍的北伐之旅吧。這次出征的陣容十分強大。竇憲心裡非常激動。平時在朝廷的時候,那些勾心鬥角、飛揚跋扈的心思在他內心深處似乎已經找不到任何存在的角落了,將軍已經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到了戰場之上,他要給匈奴人好好地當一回先生。
在道德上,他墮落不堪;在政治上,他陰險狡詐;但是在軍事上,我們不得不承認,他的才能是極為傑出的,這一點,不久就要得到驗證。
作為軍事家,竇憲是不會打沒有準備的大仗的。在開戰之前,他對北匈奴的各方面情況做了深入瞭解:目前匈奴人已經今非昔比,他們的實力經過長時間內亂以及臨近國家的無情蠶食,大為削弱了。以目前的態勢,他們是絕對不敢與漢軍進行正面交鋒的。另外,他也很瞭解匈奴人的特點,這些人居無定所,想要消滅他們,必須找到其蹤跡。
經過深思熟慮,竇憲命令副校尉閻盤、司馬耿夔和耿譚,與南單于合兵一處,共一萬多人,向北單于所在地稽落山一帶秘密運動,如果與敵人遭遇,立即進行阻擊,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