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部分

的歷史狀況。所以宋朝300年的歷史中從不曾發生大的內亂和地方割據,但也因為如此,重文輕武的政策促使“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觀念在全社會迅速傳播開來。而宋朝公務員的薪水很高,讀書就等於走向富貴,宋朝人不斷用勤奮與激情演繹著這個並不確定的公式。反映到社會生活上就是:大齡未婚女遍地都是,30歲、40歲嫁不出去的女人大有人在。

當然宋代是婚姻不問閥閱的時代,再加上朝廷所實行的政策,使得當時的達官顯貴,富室豪商在選擇女婿時“一不問家世”;“二不問人品”;“三不問婚否”;只要是考中了進士就是他們選擇的物件,這種現象的出現使得考中進士的男人十分搶手,簡直比全球限量版的路易威登還暢銷。有時有的大家族由於出手晚了,而未能招得進士為婿,全家人一起後悔。因此,後來每逢到科舉考試揭曉的那天,整個首都開封完全是一派熱鬧非凡的景象,凡是家中有女的官僚地主家庭一大早便全家老幼齊上陣,紛紛出動“擇婿車”;到金明池上路,鉚足了勁爭相搶新科進士做女婿。這種事情在宋朝有個專門的稱呼——“榜下擇婿”。

宋代榜下擇婿之風的盛行,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