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活幾天,多聽聽李皇后的教導,後漢的江山肯定會更加穩固,可是該著天底下的老百姓倒黴,劉知遠只做了一年皇帝就死了,李皇后生的兒子劉承祐繼位。但是這個劉承祐不知怎麼搞的,整個怪胎一個,甫一登基,就重用歷史第一酷臣蘇逢吉,結果把後漢禍害得烏煙瘴氣。
蘇逢吉其人,有可能是受天下所有的邪惡之氣所鍾,他起草詔書規定,凡百姓有小偷小摸者,殺全家,殺九族,殺鄰居,殺全村。一個人有罪要株連這麼多的人,這實在有點離譜,大臣們和蘇逢吉理論,於是蘇逢吉就退讓一步,劃掉了殺全村,但有罪之人全家還是要殺的,九族還是要滅的。
後周郭威君臨天下的預言(2)
結果這個詔書一出,頓時流毒天下,平陰縣有十幾個村子的百姓全部被殺光,衛州十餘百姓追賊遇到官兵,反被官兵誣為賊寇,挑斷他們的腳筋扔在山腳下,痛苦地哀號了數日才氣絕。
李皇后教訓兒子,兒子根本不聽:婦道人家懂得什麼?
兒子覺得蘇逢吉這個宰相蠻好。
可實際上,蘇逢吉此人除了佔一個殘忍好殺、心胸狹窄之外,別無所長。如果只有他一個人折騰倒也罷了,偏巧朝中大將史弘肇沒什麼文化,對文官一向抱有成見,越看蘇逢吉做事越覺得不對頭,兩廂裡就鬧起了情緒。
史弘肇是武將,握有兵權,蘇逢吉自知不是對手,就考慮了一個比較穩妥的解決方案。
有一天,後漢隱帝劉承祐傳大將史弘肇入朝議事,史弘肇優哉遊哉去了,剛一進殿門,只聽轟隆一聲,殿門已經合攏,無數甲士從身後衝出,史弘肇措手不及,被亂槍戮成了篩子眼。
史弘肇死掉了,劉承祐和蘇逢吉開始分發勝利果實,蘇逢吉分到了史弘肇的小女兒做婢女,感覺不錯。
但勝利果實太小,還是不夠大家分的,那怎麼辦呢?
有辦法。
無非是再殺幾個武將就是了。
於是在隱帝劉承祐的指揮下,與史弘肇有關係的軍事將領全家統統被殺光光。這其中,有一個人,此時正統兵在外,他的滿門被蘇逢吉殺盡,頓時怒髮衝冠,立即提兵返回京師,要報這血海深仇。
此人是誰?
《推背圖》這裡說得明明白白:
漢水竭,雀高飛,
飛來飛去何所止,
高山不及城郭低。
這一象裡有郭有雀,正暗合了大將郭威的名字。郭威的脖頸上刺著一隻家雀,所以時人又稱之為郭雀兒。
明白了,這一象所說的人物,就是郭雀兒郭威。
那麼為什麼要說郭威只是一個過渡型的人物呢?
無他,郭威有一個侄子,叫柴榮。
柴榮有一個鐵哥們,叫趙匡胤。
現在明白了吧?
無緣無故的,自己滿門被殺,郭威怒不可遏,率兵而來。事情鬧到這個地步,李太后怒火攻心,破口大罵劉承祐,這時候劉承祐才好像有點弄明白過來自己這些天都幹了什麼事,心裡也是悔之不迭。李太后正在考慮這事怎麼調解,要怎麼賠罪才能消得了郭威心中的怒氣,不承想劉承祐身邊有幾個小玩鬧,用力拍胸跺腳:我靠,郭威算個卵子?聖上少要擔驚,休要害怕,待我提槍上馬,取他的項上人頭來報。
劉承祐最愛聽這話,聞言大喜,立即大開城門,讓那幾個小玩鬧引軍出城,大戰郭威。劉承祐年輕貪玩,說什麼也要跟著去兩軍陣前玩,李太后苦苦相勸,也勸不住,就這樣,不懂事的小皇帝帶著瞎胡鬧的臣子們,與身經百戰的郭威對峙于都城之下。
仗打得一點懸念也沒有,也不可能有什麼懸念。
雙方一交火,小玩鬧們嘻嘻哈哈衝進郭威陣營,左砍右殺,忽然發現對方也在砍殺自己,頓時大詫。皆因這些小玩鬧都是跟著皇帝混的,以前他們砍別人的時候,壓根就沒人敢還手,所以他們一直以為天下人都是不會還手的,現在居然還有還手的人,這實在是太出乎他們的意料之外了。好漢不吃眼前虧,眼見情勢不妙,小玩鬧們撒腿就逃,跑得飛快,連能征慣戰的猛將都追不上他們。
劉承祐也拼了小命地往前跑,估計跑什麼他還不太清楚,正在糊塗之間,後背被一刀戮過,小皇帝驚叫一聲,連傷帶嚇,墜馬身亡,時年二十歲整。
那麼是何人殺了這個不懂事的小皇帝地呢?不是別人,正是小皇帝的親信郭允明。然則郭允明既然是小皇帝的親信,又為什麼要下手殺他呢?莫非他是想拿著劉承祐的腦袋去郭威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