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也裝備了一些重炮,但主要是210毫米重炮和305毫米重炮,都是從退役的海軍戰艦上拆下來改裝的。和德國人的大貝爾塔重炮相比起來,還有不小的差距。不過,海軍正在建造的‘帝國級’戰列艦,也將搭載406毫米艦炮,如果改裝成列車炮的話,威力也絕對不會比德國人的大貝爾塔差的!
7月31日,“大貝爾塔”巨炮又依樣摧毀了比利時守軍的2座炮臺,其餘的炮臺依然堅持抵抗,拒不投降。魯登道夫下令4門“大貝爾塔”巨炮分成2組,沿馬斯河兩岸分別掃蕩殘剩的炮臺。於是,每日戰場上震天動地的巨響不斷,各個炮臺相繼土崩瓦解,成為了巨大的化鐵爐和焚屍場。到8月1日,12座炮臺已被摧毀了11座,只剩下吉拉德?萊曼中將據守的隆森炮臺。魯登道夫再次去勸降,吉拉德?萊曼中將依然拒絕。於是4門“大貝爾塔”巨炮對隆森炮臺齊射,炮臺立時燃起了熊熊大火,炮臺裡的彈藥庫也被引燃,發生了連鎖爆炸,炮臺頂蓋被掀出幾十米遠,整個炮臺完全被摧毀。德軍衝上去,只見遍地是燒得焦糊的屍體和殘破的槍炮,情景慘不忍睹。令人驚異的是吉拉德?萊曼中將本人竟沒有被炸死,而是被震昏了。德軍把他押到艾米赫跟前,吉拉德?萊曼中將向他交出軍刀,並說:“我是在喪失知覺後被俘,請你務必在報告中說明這一點。”艾米赫敬佩李曼是個盡忠職守的軍人,將軍刀還給他,然後說道:“你的軍人榮譽並未受到任何損失,請你保留這把軍刀!”
列日之戰終於以德軍取勝而告終,但德軍在要塞前傷亡慘重,損失超過了4萬人。此後,德軍兵臨布魯塞爾,比利時阿貝爾國王看到已經無力迴天了,只得退守安特衛普,德軍輕易的掌握了比利時完善的鐵路網。利用便捷的鐵路,百萬德軍直撲法國邊境,法國北方的門戶已經洞開!
8月3日,法軍總司令霞飛釋出命令,指示呂夫將軍的第3集團軍和德卡里將軍的第4集團軍準備進攻阿登山區,第5集團軍向桑布林河北面進攻。
在洛林,8月5日上午,法國第1集團軍和第2集團軍在進攻薩爾布林和莫朗日兩地德軍嚴陣以待的防線時被打得焦頭爛額。對配有重炮、鐵絲網及隱蔽掩體的機槍陣地,大規模衝鋒的缺陷立即暴露無遺。法軍的突擊戰術是移居步兵部隊向前衝刺20秒、推進50米而對方來不及端槍、瞄準、射擊這一估計制定的。但是在演習時苦苦操練的科目在戰場上被證明是件愚不可及的蠢事。德軍機槍只需要8秒鐘就可以射擊。儘管受挫,兩位法國將軍仍命令部隊向前挺進。德軍的反攻開始了,凌厲的炮火打的法軍支離破碎。法國第2集團軍被迫撤退,使第1集團軍右翼失去掩護。霞飛不得已命令第1集團軍跟著一同撤退。次日,德軍第6軍團的重炮轟鳴,猶如萬馬奔騰,日夜不息。法軍後撤至法國土爾防區和厄比納爾防區之間的夏爾姆峽口。
8月8日,德第6、7集團軍向夏爾姆峽口發起了氣勢磅礴的進攻,並在之後幾天陷入與法第1、第2集團軍的鏖戰中。洛林進攻的失利並沒有使霞飛氣餒,相反,他看到了德軍第6軍團的猛烈反攻已使德軍這一左翼深陷鏖戰的泥潭,此刻正是他放手進攻德國中路的大好時機,於是他發出在阿登山區進攻的號令。法第3、4集團軍進入山區的同時,法第5集團軍越過桑布林河進攻敵人的右翼。
阿登山區的地形並不適宜進攻,那裡樹林茂密、溪澗縱橫,儘管如此,這裡還是被法國人選作突破點,他們認為這裡的德軍兵力最為薄弱。
守衛這裡的德軍,是威廉皇儲率領的第5軍團和符騰堡公爵率領的第4軍團。按計劃,德第4軍團將透過阿登山區北部進攻納夫夏託,第5軍團將透過山區南部進攻維爾通以及法國的兩個要塞隆維和蒙梅迪,威廉皇儲的司令部設在提翁維爾。
與威廉皇儲對峙的是呂夫統帥的法國第3集團軍。呂夫的任務是將德軍趕回梅斯至提翁維爾一帶,並將他們包圍在那裡,同時在前進過程中收復布里埃地區。在他包圍住德軍中路右翼的時候,友鄰部隊第4集團軍將包圍中路的左翼德軍。這兩支法軍將從中路殺出,將德軍右翼的這支臂膀從肩部砍掉。
8月7日,大規模的戰鬥開始了。在維爾通和坦蒂尼,在羅西尼奧爾和納夫託夏,在各個戰場上,炮聲隆隆。
在攻擊之前,法軍士兵的槍上均裝好刺刀,無數的旗幟隨風飄揚。以團為單位的鼓號樂隊激昂地奏著“馬賽曲”。戴著白色手套的軍官們,在樂隊20步之前,踩著喇叭聲的音節,整齊而快速地前進著,聲勢浩大、壯觀,猶如國慶大典閱兵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