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那年他第一次見到皇祖父,也是第一次見到她。那也是個春日,也如這般千頃荷葉碧連天,菡萏含苞未綻。
“她說:‘你看著這荷綻放時,高貴綽約,可弘曆你別忘了,它深深紮根於淤泥。那些泥看似最為低賤,任人踩踏,可若離了它,竟是再高貴也不能存活。”弘曆憶起往事,沉聲道。
胤禛側過身子,如有所思的望了弘曆一眼,並未言語,他又轉過了身。
胤禛幽幽說了起來,弘曆默默聽著,他的聲音很輕。
“……誰都不知道,那十多年間,她為了朕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委屈。後來聖祖皇上憐她一片痴情,才允她留在朕的身邊。她本性情溫宛而恬淡,不論朕白日在朝中遇到多麼煩心的事,只要夜裡看見她便會將一切都拋到九霄雲外。那時雖時局艱難,但朕心中真的很歡喜,以為一輩子都會這樣,只覺人生不可能再更完滿了——”
胤禛沉默了下來,“可是世事難料,它能讓人突然從雲端摔下,幾粉身碎骨。朕好恨,恨她如此狠心,竟棄——我而去,倘若她都如此,那這世間還有何人可信?可能也正是因此,你十三叔從此越加言行謹慎,格守君臣禮儀——”
弘曆吃了驚,抬首望去,見他神色複雜,似喜似悲,心裡一時五味交雜。
“——做了皇帝,你或許可以得到天下一切,但卻決不會幸福。”胤禛無比肯定道。為了自己她獨自承受一切苦痛,不吐一字;為了自己她埋藏真心,任世人譴責唾棄;為了自己她身替中毒,再染煙癮;為了自己她強作歡顏,揹負叛名……胤禛驀然體會出了宛琬對他是怎樣的一番情深意切,眼淚終於流下。“傻瓜,傻瓜……”卻不知是在說他自己還是宛琬,他注意到了天下大事小事,臣工黎民,卻沒有注意到每天同住一個屋簷下生活之人有何大礙?
恍惚間,胤禛仿見一人影卓然而立,那人緩緩抬頭,朝他頷首淡笑,明眸如水,燦若春花。宛琬,我終於可以再見到你了嗎?胤禛淚中含笑,這讓弘曆怔忡了片刻,記憶中從未見皇阿瑪露出過這樣的神情,他從未見過他這樣溫柔的笑容,從來沒有過。
“你知道她和朕如何說蓮嗎?她說蓮剛開時最美,她說這世上有種聲音叫花開的聲音……”胤禛似乎在望著那池荷,又似乎已看到了極遠極遠的地方去……那年夏天,他整夜閱折,宛琬執意不肯入睡,趴在一旁,天還沒亮就拖他去守著蓮開,聽花開的聲音,那一刻,他真的聽到了,細細地,很輕微,胤禛微笑了起來,眼睛亮如少年般。他這一生或許有遺憾或許亦曾做錯了些事,可這一切都已不再重要,荷塘中一陣陣極輕極細微的聲音靜靜地傳來……
後記(全劇終)
天有些熱,很潮溼,遠處傳來轟轟雷聲,白蛾撲光而來貼在燈罩上。
我望著那片空白,遲遲不能提筆,心中焦躁不安。在寫愛新覺羅。胤禛和宛琬的故事時,對這位歷史上的雍正皇帝越來越感興趣,數次不得不停下來,去圖書館去網上查詢關於他的各種資料。無意撞進“稽古右文”,那裡是目前國內非官方收集康雍兩朝資料最全的網站,我發現了一個完全不同與以往任何史書記載中的胤禛,一個更符合宛琬手稿中的他。
我明明知道那已是三百年前的故事了,我明明知道就算有來生輪迴,當時當刻的他也永不會再現,可他卻仍能完完整整地闖入我心中,久久不能消逝。熬至黎明,再無法忍耐,於是一個人,提著只裝了筆記資料和宛琬手稿的行囊,黑夜中飛到了北京,坐上計程車執意穿越過一處又一處的黑暗和不知名的長路,終於停了下來。
今夜月色很亮,四周樹影極重極濃,而圓明園就在我前方,在月亮下靜默著。我固執地佇立於夜色中,再次等待著黎明的到來。
四野陰影逐漸散去,天漸漸地亮了,晨靄中,圓明園孤獨地矗立著,帶著種不被瞭解的憂傷。
我有些害怕,又有些遲疑,一步步往裡走去。長長的路,每過一處,總有些模糊的光影從我心中掠過。
他的一生究竟是怎樣的?
要怎樣的歷練才能不被九重三殿扭曲變形,仍保有赤子之心?
要怎樣的堅韌才能抵擋住世人親人的苛責,仍堅定不移地推行他心中的信念?
又還有多少激情狂野憤恨吶喊禁錮在他的靈魂中,終其一生都未曾找到適當的時刻釋放出來?
大概因為不是節假日,周遭靜極了,空氣中似能聽見蜂蝶翅翼的振動。一個轉彎,一片斷壁殘簷刺入眼中,我於廢墟中徘徊,四周沉默無聲,不肯訴說它們曾經的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