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用擔心,我有辦法處理,皇帝不會知曉跟我有關。我過幾天會離開京城,宿衛宮中的事已經交接給泰康帝的人。”
“直接回上港麼?”
“不,我會先在京城附近的莊子上住段時間,泰康帝氣度狹小,我無法跟他提賜婚的事,否則他會以為皇聖孫要拉攏我,不過他的日子不多了……”
“你是說……皇上的身子又不好了?”
“泰康帝病了這麼多年,身子骨早被掏空了,他現在已是油盡燈枯,能撐下來全靠一股執念,現在這股執念沒了,他的日子也到頭了。”
“不是聽說他現在身子比以前好了,飯量也比以前大了?”
“那不過是他放出來的風聲罷了,真正瞭解他身體情況的人只有太醫和他身邊伺候的人,他最近睡得越來越少,用地藥量越來越大,他甚至讓太醫院給他配虎狼之藥……這樣下去,他最多還能支撐一個月。”
“難怪……難怪皇聖孫一直隱忍不發,他肯定是從太醫那裡知道了泰康帝命不久矣,這種時候,他可不能跟泰康帝對著幹。”次日起床,慧馨心情跟昨天比起來大變樣,有侯爺的承諾,她再不需要擔心。她的私事已經解決了,收拾了一下東西她就準備打道回聖孫府。
跟謝睿夫妻告別時,她忽然想起侯爺昨晚說道泰康帝命不久矣的事,便跟謝睿提醒道,“二哥,慧嬋的婚事趕緊辦了吧,拖得時間久了容易讓人說閒話。”泰康帝萬一在慧嬋成親前去世,大家又要守三個月孝期了。
再度回到聖孫府裡,慧馨發現那日一起去漢王府的女官少了兩位,她沒有向其他人詢問那兩位的去處,大家也都是心照不宣再不提起這兩位。
沒過幾天,泰康帝就在朝堂上提出了漢王回封地的事情,有人贊同有人反對。漢王妃還跑到許太后的宮裡哭訴,漢王回不回封地的事一時成了朝堂上談論的焦點。
顧承志這邊自然是十萬分的贊成漢王馬上回封地,他發動人手在朝堂上造勢,漢王那邊漸漸頂不住壓力了,只有漢王妃那邊天天進宮找太后,因著她是要表孝心,皇帝和皇后也無法攔她。許太后也有些猶豫,漢王畢竟是她親生兒子,對這個無法登上皇位的兒子她總感覺有些虧欠,狠不下心將其趕回封地。
直到有一日,袁橙衣帶著聖孫府的大少爺顧燁磊進宮給太后請安,在一旁吃東西的磊少爺被“不小心”的漢王妃燙傷了手,太后才終於決定不再護著漢王,丟給漢王妃一句“只要誠心孝順,不管在哪裡都能盡孝心”,便把她打發了。失去了太后的支援,漢王只得接下泰康帝命令他即刻啟程返回封地的聖旨。
話說磊少爺被漢王妃燙傷事,慧馨覺得疑點頗多。這麼敏感的時候,漢王妃會對聖孫府的大少爺下手除非她腦子抽了。若說是袁橙衣利用自己兒子演的一出苦肉計又不像,看磊少爺手上的傷可是不輕,袁橙衣一直的抹淚也不像裝地。每次進慈寧宮,慧馨她們這群聖孫府的女官是不被宣召就不能進殿,裡面伺候的人只有慈寧宮的宮女嬤嬤,那麼能動手腳的人便只有慈寧宮的人了,能使動太后身邊的人除了太后便只有南平侯了。
慧馨看著袁橙衣心疼地給磊少爺上藥,心下吐吐舌頭,少爺受苦了,不過這苦吃得值,反正他父母也想著漢王趕緊離開京城,大家各得其所了。
經過這事,顧承志和袁橙衣都減少了出府的次數乖乖地呆在府中,心知皇帝日子不多了的慧馨對他們這樣韜光養晦的做法很贊成。漢王雖不情願,可泰康皇的聖旨他不能違抗,只得帶著一大家子人離了京城。他的送行宴辦得挺盛大,聖孫府這邊只有顧承志去參加了,袁橙衣是堅決不願再見漢王一家人。
漢王惹出來的風波暫時結束了,謝家給慧馨送了信過來,慧嬋要成親了,問她有沒有機會回家一趟。慧馨跟袁橙衣說了一聲,袁橙衣很爽快的給她放了假。
因成親在即,慧嬋終於回到了謝府中居住,雖然沒有盛大的婚禮,可謝家這邊也開了幾桌酒席,請了親戚朋友來參加。
反正謝老爺謝太太沒來京城,大家都還挺開心。
夜裡,慧馨拿著一匣首飾給慧嬋做添妝,她專門準備了一堆小首飾,耳環啊珠花啊之類地,做工很精緻卻不會太貴重,可以讓慧嬋拿來打賞下人。慧嬋嫁了人便不能住在原來那個小院子了,她要跟易宏公子住到義承侯府。
慧嬋見了慧馨起身行了一個大禮,慧馨忙上前把她拉起來,“自家姐妹,行這麼大禮做甚麼?”
“七姐,小妹只是想再多謝你一次,若不是有你幫我,我可能連命都沒了,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