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午飯,慧馨躺在床上午睡,以往很快就能入睡的,今天卻翻來覆去地睡不著。上午二姨娘說的話,仍然迴響在耳邊。如果不是堅信二姨娘沒必要騙自己,她實在不願相信真相竟是這樣。雖然已經想到謝老爺有野心,但也沒想到他竟是計劃了這麼長遠,而這家裡的每個人都被他算計在內。
自從穿越到這個中國歷史上沒有的大趙國,慧馨也從側面打聽過關於這個朝代的事。大趙國到現在建國四十三年,第一代皇帝趙太祖建武帝顧雍,在位三十一年,皇后馮氏。第二代皇帝便是現在的皇帝永安帝顧承隸,到目前在位已十二年,是太祖和馮皇后的嫡長子。
永安帝與建武帝一樣好武,拜此所賜,大趙國邊疆逐年穩定,國內漸漸呈現國泰民安的景象,尤其是永安九年,皇帝啟用黃閣老,實行新法,廣開海貿,民間開始有太平盛世的勢頭。
加上歷年科考的積累,朝中官員也由建國初期的武官為多轉為文官為多。國家安定的同時,文官和武官的矛盾越來越多,直到現今由於儲位之爭變得激化尖銳。
當朝皇帝與許皇后共有二子,皇長子顧載德一出生就被封為太子,秉性淳厚,知文識禮,文武雙全,深受百官愛戴。皇二子顧載淳封漢王,從小跟著永安帝打仗,在軍中頗有威信,並曾在亂軍中救永安帝於危難之間,加上皇帝本就好武,漢王受皇帝寵信一時無二。
偏偏太子十六歲時生了一場怪病,病癒之後,身形變得異常瘦弱,翩翩少年郎成了個受麻桿,據說風吹吹就能倒,皇帝心裡十分不喜。
支援二皇子的武官派幾度以太子體弱,請求皇帝廢立太子,都被支援太子的文官派以立嫡立長的祖訓駁斥了。
皇帝雖拿祖訓沒辦法,但也有自己的個人喜好,便覺虧欠二子,對二皇子更加寵信。二皇子封漢王后本應回封地駐守,卻一直仗著皇帝的寵愛賴在京都不走,而皇帝也對二皇子的做派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不予理會。
時至今日,朝堂上文武兩派的矛盾日益激化,隱有水火不容的勢頭。
開國初期,皇后馮氏母儀天下,因前朝是蠻夷執政,民風敗壞,為重新整肅民風,馮皇后從民間選出不少得才兼備的女子,開設了女士院,由皇后親自監督,教化女子,帶動風氣。從女士院出來的女子,多由皇家婚配,一時之間各家以能娶到女士院裡的女士子為榮。時至今日,女士院已經成為皇家勳貴高管們選媳婦的必爭之地,而能夠進入女士院的女子也都不是一般出身。
據二姨娘打探到的訊息,慧琳的婚事乃是謝老爺跟蔣家的一場交易。謝家把嫡女嫁入蔣家,蔣家則動用多年積累的人脈為謝家牽線,送一個女兒入女士院。
這次謝老爺攜妻女入京,便是要蔣家兌現承諾,慧馨慧嬋之中將有一人要入女士院。而且這件事情,謝老爺連太太也是瞞著的,二姨娘也只是偶然在謝老爺一次酒醉後聽到的。
二姨娘的心意是提醒慧馨要爭取這個機會,如果進了女士院那可就是熬出頭了,既不用再在人臉色生活,將來如果能被皇家勳貴相中那就是一躍上了高枝,就算再不濟,等從女士院畢業回家老爺夫人也不會給說門好親。
二姨娘說的有道理,女士院那是這個年代女子做夢都想進的地方,有機會成為王妃、世子妃、侯夫人、將軍夫人等等誥命夫人,就算沒輪到自己當上,也會有其他同窗當上的,這些人脈也是一大資本。。。進入女士院完全可說是前途無量了。
雖然二姨娘說起女士院眼睛發亮,但慧馨卻不是這麼看好。先不說一如侯門深似海,嫁入高門大戶未必就會有幸福的生活,女士院本身就是一潭深不可測的水了。
凡是大趙國有點底子的家族,哪個不想自己的女孩能進女士院,而最終進去的人背後莫不是有靠山。謝家雖是一門四進士,書香門第,但在這些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積累的名門望族面前數也數不上。
慧馨躺在床上怎麼也靜不下心,一會覺得自己應該爭取,就不用日日擔心被老爺利用,可是進了女士院就能真的擺脫被利用嗎?不過是自己的命運被地位更高的人掌握罷了。。。一會又覺得自己應該避開這次,侯門高戶的宅鬥不是自己這個數量級能應付的,可是錯過這次機會,自己的命運仍然是飄搖不定,不知方向。。。
慧馨越想越心煩,索性爬了起來,拿出繡簍找出針線,準備做個荷包,教習嬤嬤昨天教的針法很是有趣。琢磨琢磨新針法,暫時忘記煩惱。
慧馨耐心的繡了兩朵梅花,用新針法繡出來的梅花的確突出了飄零感。摸著繡好的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