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將那三清道祖、如來佛祖、玉皇大帝等等只要自己知道的神佛通通告知一遍,生怕落下一個。這個時候,大家總是習+無+錯+小說+m。+QulEDu+慣性的只記得那句話“人多好辦事”,而忘記了那句話“三個和尚沒水喝”。
然而這滿天神佛中,要論流傳最廣,享受香火最多的一位,怕還是要算觀音菩薩了。
究其原因,一則觀音菩薩獨特女法身的慈善、憐愛眾生讓信男信女們感覺到母性的光輝,很親切;二則觀音菩薩幻身無數,如送子觀音、千手觀音等等,幻身多當然管得多,管得多自然信的也多,不像財神只管錢財,月老只管姻緣。
………………
覺能以法力講佛得久了,畢竟消耗甚大,因此在提起信男信女們的情緒後稍作歇息,好為接下來的煽動群眾做準備,沒料到這當兒靜璇出來了,而且一出場似乎就將全部的目光吸引了過去。
以覺能的修為,自將大家的言語聽得一清二楚。覺能心中大恨,然眾目睽睽之下,終究不好發作。覺能宣一聲佛號,面上笑容依舊,道:“原來是定慧師太高足,難怪如此了得。”
說罷,覺能又感嘆道:“二十多年前,本宗得以一睹定慧師太風采,相談甚暢,尤歷歷在目,如今故人之後亦是這般大了。”
提也不提靜璇方才說的論佛事。
覺能既然提到定慧師太,靜璇自不便插話,只得靜靜的聽著。靜璇暗自詫異,師傅與覺能宗主見過面麼,怎麼從未曾聽師傅講過?
若是其它人等,聽得覺能這般的環顧左右而言他,便知覺能的推脫之意:我與你師傅一輩的,今日若與你論佛,豈不是有**份?
偏生靜璇心性純樸,以為覺能如此言語乃是張顯親厚:我與你師傅相交甚好,如今故人之徒來請教了,我當然要好好指點一番。
靜璇愈發的恭恭敬敬了。
再如此的糾纏下去,豈不是黃花菜都涼了?那自己準備良久,方才的一番賣力演出還不是做了無用功?覺能又急又惱,眼中打量著靜璇,心中對著遠在普陀山的定慧師太怒罵:那老尼姑性子暴躁,果然教出來的徒弟都是榆木疙瘩。
覺能這番打量,卻見得靜璇齒白唇紅,肌膚勝雪,雙目猶如一泓清水,顧盼之際,自有一番清雅高華的氣質,突的想起靜璇自幼修習正宗佛門功法,精純無比,且如今尚是處子之身,於自己而言,豈非極品之爐鼎?若能採補得靜璇之元陰,自己修為還不突飛猛進?
覺能大為意動,道:“今日倉促,本宗恐要失禮了,且待本宗講佛完畢後,再於東林寺內掃榻相迎,以言佛事。”只要靜璇到了東林寺,怎麼處置她還不是自己一句話。
靜璇雖然認為辯佛乃是盛事,愈多人知道愈好,但終究不好強辯,無奈間只得點點頭,道:“小尼唐突了,宗主請便。”
薑是老的辣,覺能三言兩語間便將靜璇的滿腹疑問給堵住了,人群中安排的那些嘍囉頓時又來勁了,叫嚷道:
“彌勒未來佛下得凡塵,指引我等入那西天極樂世界,便是那普陀山觀音菩薩也得了命令,派門下靜璇仙子來此朝聖……”
靜璇怎麼會聽不到?頓時驚愕不已,趕忙就要站起身來辯駁,然而那嘍囉的聲音早已傳得開來,整個廣場都在流傳了,如何辯駁得了?
靜璇的小臉“倏”的再一次紅了……
有佛典記載:昔日鬥戰勝佛孫悟空自號齊天大聖,單槍匹馬殺上三十六重天宮,滿天神仙束手無策,玉皇大帝請如來佛祖降伏,如來佛祖伸出一掌,化為五指山,便將孫悟空壓得絲毫不能動彈……
覺能想著佛典,看著靜璇模樣,面上的笑容愈盛了……
………………
“老婦聽說彌勒佛又名懼留孫佛,本是道教元始天尊門下十二金仙之一的懼留孫道人,在商末武王伐紂一戰後方才由道入佛,敢問大和尚與小尼姑,不知道有沒有這回事?”
就在覺能暗自得意時,卻是聽得人群中一道嘶啞滄桑的聲音響起。抬眼望去,只見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太婆嫗瘻著腰,拄著根柺杖,正在猛烈咳嗽著,彷佛剛才的講話用盡了她的所有精氣神。
信男信女們頓時譁然,覺能才講過彌勒佛乃是無生老母座下,被無生老母派來拯救世界的,這老****居然說彌勒佛原只是道教的一個小小金仙,而且還有當叛徒的嫌疑。
反差也太大了吧,若真如這老太婆所說,彌勒佛哪裡有能力拯救世界?天地間比道教十二金仙厲害的神佛可是多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