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化形之後,便是修道人口中的‘妖’,自古正邪不兩立,徒兒若是執意要點化它們,怕是日後要受到許多難以料想的苦楚!”
郭不守這話說得頗為感概,聽起來讓人心酸無比,似乎裡面包含著許多的故事,不過郭不守雖說自古正邪不兩立,可是語氣中對“妖”卻並沒有什麼排斥,也並沒有勸阻李易不要點化那些****的意思,只是將事情說得分明,由李易自己來選擇。
對於如今的修道者而言,信奉的是“天地祖親師”,天地是追尋的道,祖是一門開山立派之祖,親是父母雙親,師便是師傅了,師傅對門下弟子甚至擁有著生殺予奪的大權。
郭不守雖言語間有些刻薄,卻從不越俎代庖,比較尊重李易的想法,在這個年代幾乎是難得了。拋開救命之恩,授業之德不言,和郭不守相處下來,李易在雲山派也漸漸的有了歸屬感,一聲師傅可算是喊得真心實意。
“師傅,妖中間也有好妖,人中間也有壞人!”李易來自後世,見慣了面善心惡、笑裡藏刀之輩,怎會拘泥於區區的正邪稱謂?李易想也不想便道:“弟子以誠心去待那些****,相信它們也不會辜負於弟子!”
頓了頓,李易又一臉堅毅的道:“弟子自己選擇的路,弟子自會承擔其後果,卻不容得那些所謂的名門正士來指手劃腳!”
…………………………
李易回到雲山別院的時候,手中多了兩本書,一本是道教南華真人莊周的《莊子》,一本是儒教亞聖孟軻的《孟子》,莊周在道教的地位與孟軻在儒教的地位差不多,皆是僅次於祖師爺太上老君與孔老夫子的存在。
按照郭不守的說法是:太上老君《道德經》與孔老夫子《論語》是道儒兩教的總綱,透過對這兩書的誦讀,李易已經初窺大道門徑,打好了基礎,但兩書皆是包含著天地至理,如今的李易並不能完全參悟領會,故需要另尋他徑。
《莊子》一書寫得縹緲逍遙,超然物外,最是適合修心;《孟子》一書寫得端莊方正,磅礴大氣,最是適合養性。
接下來的日子,並沒有因為李易的初窺大道門徑而有所改變,李易還是如往常一般,在默唸了一遍玄清訣後,便於陰陽石上清晨讀《孟子》,黃昏讀《莊子》,晚上讀……晚上睡覺。
只是李易在讀書的時候,多了許多忠實的聽眾,每當清晨黃昏李易坐上陰陽石的時候,雲山裡的****們便在兇獸玄鳥的帶領下,三三兩兩的走來,向著李易點頭後,聚集在陰陽石周圍,靜靜的聽李易誦讀。
李易知道這些****們已經認自己為主,所以也不害怕遭到傷害,有時候在書中讀到艱澀難懂的地方,李易甚至還會按照自己的理解,加以闡述。
在李易誦讀完書後,****們便又在兇獸玄鳥的帶領下,三三兩兩的望雲山上走去,偶爾也會有一兩隻****留下來,與著李易一起在雲山別院玩耍嬉戲一番,讓李易的生活不再顯得那麼的單調。
倒是郭不守自上次李易在雲山派大殿裡表達決心後,對李易有點另眼相看起來,郭不守在盡心盡力的教導李易之餘,雖仍然動輒對李易加以嘲諷打擊,但眼神中卻多了幾分知己相得的意味,彷佛嘲諷打擊不過是些老朋友間的玩笑罷了。
至少,郭不守再沒有用手指敲過李易的額頭了,就衝這點,李易也覺得自己在雲山派大殿裡的那番話沒有白說。
……………………
恩,新書將以每天兩更進行,如果成績好了,可能會有加更,還請眾位道友們放心!
順求推薦,感謝難忘精靈道友的打賞!
第一卷 苦修 第十節 下山除妖
年華逝水,白雲蒼狗,三年多的時光,只是那白駒過隙間,於那浩瀚歷史長河中,實在不過是滄海一慄,彈指一揮,便沒了蹤影……
李易已經由原來的黃口小兒長成了一個舞象少年,站起身子來,李易和郭不守差不多高了,李易也曾在溪水邊濯洗的時候,仔細端詳過自己的容貌:
李易面板微黑,五官分明,額寬眉順間雖談不上翩翩風度,卻也稜角分明,有其獨特的魅力,或許是因為修道的緣故,李易雙眼光華清澈,神采奕奕,舉手投足中收放自如,讓人一望之下,而生清新俊逸之感,倒應了那句古話“腹有詩書氣自華”。
三年中,李易幾乎讀遍了道儒兩教的經典,如道教四大真人中,通虛真人列禦寇的《列子》、通玄真人辛鈃jian的《文子》、洞靈真人亢桑子的《亢桑子》(備註:三人與莊周合稱道教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