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是“生”的過程;第二部分是分娩後在世間的歷練,是“死”的過程。
“玄胎”的結成,標誌著修真者在世間的歷練“起死回生”,修為境界從此由後天踏入先天,正式窺得了“長生”大道的門徑。
感受著自己丹田中蓬勃向上的生命源泉,李易的身心有一種前所未有的力量。
這一刻,身處雲夢洞中的李易感受到了萬事萬物的存在。他聽到了洞外山的挺拔,雲的飄忽。樹的堅韌,花的芳香,他也能聽到周身氣場的變化,大地的流轉,甚至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記得清楚,不管是前世還是今生……
時間彷彿在這一刻永恆,生與死,悲與喜,諸法空相,五蘊皆迷,七苦皆墮,在這一刻變得失去了意義……
………………
昔年道祖鴻鈞於紫霄宮中講道,曾雲:世間大道三千,條條皆通自然。便是說:世上的每一個人,每一種生靈,都是各有各的緣法。
李易在雲山上默默無聞的修煉,大千世界依然在以自己的造化,包容且俯視著一切。
畢竟,日子總在過著。
蘇媚與小白在青丘山上,音訊全無……
李易結義兄長孟沛被贈與老祖宗亞聖孟子的原版典籍後,回到鄒城孟家潛心研讀,五年不出……
朱微顏被其父朱達理召回嶽麓書院後,頂住其父壓力,將與嵩陽書院董文標的完婚日期推遲,然後帶著淡墨淺語兩位丫鬟,隱居嶽麓書院後山,捧著一本古舊的琴譜,日日彈琴為樂……
靜璇女尼決意在紅塵深處歷練著,不僅度化世人,亦度化自己,當然,在靜璇的心靈深處,還有著一位行走在魔與佛的邊緣之人,在等著她的度化……
曾慘敗於李易之手的嶽麓書院君不器以及白鹿洞書院張明本等人深以為恥,回到各自書院埋頭苦讀,以期有朝一日能夠擊敗李易,一洗前辱……
倒是那全真教的趙存真在這五年間獨自闖蕩北疆莽原妖族的地盤,在屍山血海中殺出了赫赫名聲,許多人甚至將趙存真列為修真界年青一代的第一人,認為其修為比起道教天師派少天師張乘風,儒教孔府世家少家主孔全義,佛教少林寺方丈大弟子釋無色還要高明。
至於鄒半仙,天玄子,慧空,江晚餘等人,或遊戲風塵,或隱居不出……
………………
雲山派演武場。
一年青道士與一中年道士各佔一方,相對而立,年青道士持一把黝黑的鐵劍,腳踏九宮飛星步,手中捏一個指訣,將大拇指指寅紋握拳藏起甲殼,口中念動咒語道:“煌煌蒼天,賜我以雷,神兵天威,天雷為用,急急如律令,疾!”
隨著年青道士的咒語,蒼天似生了感應,朗朗乾坤忽的變成一片紫色的海洋,浩瀚的深邃,紫光流動間,雷聲隆隆作響如千軍萬馬齊齊呼嘯狂奔而來……
年青道士一聲疾呼,手中鐵劍一甩,那天空中的千軍萬馬登時俯首聽命,化作一道晶瑩的紫色閃電,向著對面的中年道士直撞過去。
中年道士見此狀況,眼中欣賞神色一閃而過,面色顯得凝重無比,口中卻是大呼一聲“來得正好”。
呼罷,中年道士手中白色寶劍劍芒一閃,用著與年青道士相同的動作,亦是一個指訣,將大拇指指寅紋握拳藏起甲殼,口中念動咒語:“煌煌蒼天,賜我以雷,神兵天威,天雷為用,急急如律令,疾!”
天空中同樣的紫色海洋再現,最後化作同樣的紫色閃電呼嘯而來,只是中年道士凝結出來的紫色閃電顏色更深,電光更濃。
兩道紫色閃電如若兩條蛟龍,凌空虛度,張牙舞爪著在空中猛烈的撞擊在一起……
年青道士悶哼一聲,身形猛晃,“蹬”“蹬”“蹬”……連連後退三步才站穩腳跟,氣喘吁吁著頭頂上霧氣騰騰。
而那中年道人,道袍鼓脹間牢牢的站住腳跟,身形微微顫動不已。
中年道人深深呼吸一口,渾身真氣流轉,向著年青道士點頭頜首,道:“徒兒能將鄒城孟家的正氣罡運用到太霄神雷之中,更添太霄神雷之磅礴大氣,逼得為師也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才能應付,單憑此點,徒兒在江湖上年輕一輩中,亦可一覽眾山之小了。”
中年道人說話間,看著眼前朝氣蓬勃的年青道士,心中一股暖流揚然而生,語氣顯得欣慰無比:“為師有徒如你,百年之後去黃泉之下見得雲山派的各位祖師爺,倒也無須太過愧疚了……”(未完待續……)
第二章 遊歷 一二四節 道教大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