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竊喜心情,繼而一想,侯門一入深似海,樂昌公主既然已成了楊丞相的寵妾,要想再來與自己鵲橋相會,恐怕是難於登天,即使見了面又能怎樣呢?只怕不過是徒增悲傷而已。他正在狐疑不定之際,丞相府已派人前來下貼相請了。
這天,丞相府中擺下了豐盛的筵席,徐德言心事重重地如約赴宴。一個亡國之臣,布衣芒鞋來到威嚴的丞相府中,當朝丞相以貴賓之禮相待,客人的舊妻樂昌公主卻以主人寵妾的身份陪侍在側,那情形是相當尷尬的。賓主禮節性地寒暄之後,依次落座,樂昌公主望著已顯蒼老的舊日丈夫不知說什麼好,於是默默無言地寫下了一首詩:
今日何造次,新官對舊官;
笑啼俱不敢,方驗作人難。
詩句把樂昌公主當時同對新舊丈夫,哭笑不是,左右為難的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致,酒過三巡之後,徐德言約略述了別後的情形;樂昌公主接過話頭,安慰幾句後,又委婉地提出希望丈夫再婚。因為自己已身有所屬,無法重續前緣,陪伴他度過下半輩子了。
徐德育悲愁滿懷,他緩緩地對樂昌公主說:“再見卿面,心願已足,今生誓不再娶,返回江南以後,準備遁入佛門,獨對青燈了此一生。”說罷掩面而泣,而樂昌公主聽了他這番誓言,早已淚涕俱下,悲不自勝了。
楊素眼睜睜地看著這一對小夫妻悲悲切切的情景,不由得動了側隱之心,心想反正已留不住樂昌公主的心,索性好人做到底,讓你們夫婦團圓罷了。於是他當場宣佈:“念你們兩人舊情至深,老夫決意把樂昌公主送還給徐公子,讓他們破境重圓罷。”說完這一決定後,他還好意請他們留在長安,並答應為徐德言在隋延安排一個官職。
這真是一個天外飛來喜訊,徐德言和樂昌公主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他們趕緊雙雙離席叩拜,感謝楊丞相的成全之恩。但徐德言卻不願在異朝為官,情願以一介平民的身份帶著妻子返回江南。楊素不勉強他們,還設法幫助他們離開長安返回故土。
徐德言與樂昌公主回到江南以後,在楊素的授意下,隋廷命令當地地方官發還了徐家的房產,讓他們夫妻得以安居下來。然而,這時他們的名氣早已傳遍了大江南北,因為他們特殊的身份和曲折離奇的經歷,所以在他們想靜下心來過平淡的家居生活時,江南各地的文人雅士不停地前往拜訪,北方的遊客也以面見他們夫婦為榮,地方官吏更是爭相邀宴,使他們無法得到安寧。他們早已厭倦了這種被人包圍的生活方式,為了迴避,就遷到姑蘇城內的綠楊深居隱居起來。
誰知不久之後,他們的隱居生活又受到了熱情人士的干擾,迫不得已,他們買了一艘船索性以船為家,在江南各地過著飄泊不定的雲遊生活。因為行蹤飄忽,難以捉摸,人們也就無法再追尋他們,他們的故事也就漸漸被人們淡忘了。繁華離他們遠去,這對恩愛夫妻心滿意足地過著平平靜靜,與世無爭的生活,在平淡中相濡以沫,同甘共苦,反而更能體味出彼此的真情。
不久,隋文帝暴病而卒,隋場帝繼位後荒淫無道,楊素壽終正寢以後不久闔門被斬,李淵攻下長安建立了唐朝取代了隋朝。這一幕幕的世事變化,彷彿走馬燈似的在他們眼前晃過,人世的盛衰榮枯,恍如一夢,榮華富貴也只不過是過眼雲煙。這對歷盡繁華又最終歸於平淡的這對夫婦,對這一切都付以淡淡的一笑。經歷了陳、隋、唐三代,這對夫婦終於走人了暮年,在唐太宗貞觀十年同時死去,夫妻合葬一墓,陪葬的就是那面歷盡滄桑的破銅鏡。
後世稱夫妻分離而複合為“破鏡重圓,”典故就是從樂昌公主與徐德言這裡來的。
《中國曆代名女》——宮女卷……蕭皇后數伴君王桃花劫
蕭皇后數伴君王桃花劫
歷史上風流一時、迷君傾國的紅顏女子不計其數,然而能象蕭皇后那樣數經改朝換代,總伴君王之側的女人卻是寥寥無幾。
蕭皇后天生就是一個人間尤物,她出生時,當時著名的占卜奇人袁天綱曾為她的相貌而驚奇不已,仔細推算了她的生辰八字,最後得出了八個字的結論——“母儀天下,命帶桃花。”蕭皇后以後的人生經歷似乎恰好印證了這八個字。她自十三歲作了晉王妃後,便開始不斷地被迫更換身份,歷經了隋場帝的皇后、宇文化及的淑妃、竇建德的寵妾、兩代突厥番王的王妃,最後又成了唐太宗李世民後宮中的昭容。千般滄桑、萬種風流,全溶進了她幾十歲的生命歷程,使她成為一個命運奇特的女人,這也就是她命中註定的“桃花劫”吧。
蕭皇后是南朝梁明帝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