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部分

更加突出。班婕妤當時加強在婦德、婦容、婦才、婦工等各方面的修養,希望對漢成帝產生更大的影響,使他成為一個有道的明君。

可惜漢成帝不是楚莊王,自趙飛燕姐妹入宮後,聲色犬馬,班婕妤受到冷落。

趙氏姐妹入宮後,飛揚跋扈,許皇后十分痛恨,無可奈何之餘,想出一條下策,在孤燈寒食的寢宮中設定神壇,晨昏誦經禮拜,祈求皇帝多福多壽,也詛咒趙氏姐妹災禍臨門。事情敗露以後,趙氏姐妹故意講,許皇后不僅咒罵自己,也咒罵皇帝,漢成帝一怒之下,把許皇后廢居昭臺宮。趙氏姐妹還想利用這一機會對她們的主要情敵班婕妤加以打擊,糊塗的漢成帝色昏頭腦,居然聽信讒言。然而班婕妤卻從容不迫地對稱:“妾聞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修正尚未得福,為邪欲以何望?若使鬼神有知,豈有聽信讒思之理;倘若鬼神無知,則讒溫又有何益?妾不但不敢為,也不屑為。”漢成帝覺得她說的有理,又念在不久之前的恩愛之情,特加憐惜,不予追究,並且厚加賞賜,以彌補心中的愧疚。

班婕妤是一個有見識,有德操的賢淑婦女,那裡經得起互相讒構、嫉妒、排擠。陷害的折騰,為免今後的是是非非,她覺得不如急流勇退,明哲保身,因而繕就一篇奏章,自請前往長信宮侍奉王太后,聰明的班婕妤把自己置於王太后的羽翼之下,就再也不怕趙飛燕姐妹的陷害了,漢成帝允其所請。

從此深宮寂寂,歲月悠悠。班婕妤憫繁華之不滋,藉秋扇以自傷:

新制齊紈素,皎潔如霜雪。

裁作合歡扇,團圓似明月。

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

常恐秋節至,涼飈奪炎熱;

棄捐莢笏中,恩情中道絕。

班婕妤自知,自己如秋後的四扇,再也得不到漢成帝的輕憐蜜愛了。不久,趙飛燕被冊封為皇后,趙合德也成了昭儀,然而這一切在班婕妤看來,似乎都與她毫無關連了,心如止水,形同槁木的她,除了陪侍王太后燒香禮佛之外,長晝無俚,弄箏調筆之餘,間以塗塗寫寫,以抒發心中的感慨,從而為文壇留下了許多詩篇。

韓愈在《柳子厚墓誌銘》中講過這樣一段話;“然子厚斥不久,窮不極,雖有出於人,其文學辭章必不能自力,以至必傳於後於今無疑也。雖使子厚得所願,為將相於一時,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

這話用來講班婕妤也適合,倘若班婕妤一直得到漢成帝寵幸,她是否會為文壇留下許多優美的詩篇呢?兩者相比,孰得孰失,誰又能講得清呢?

她最有名的一首詩是《長信宮怨》。詩從入宮受寵寫起,一直寫到顧影自憐,自己愛惜羽毛,而摒絕繁華,效法古代貞女烈婦,甘願幽居長信宮中,孤燈映壁,房探風冷,想起舊日與皇上的恩愛之情,不覺珠淚飄零,令人肝腸寸斷,一個接一個的白晝,一個接一個的夜晚,無情地吞著花樣的年華,最後寫到只希望百年之後能夠埋骨故鄉的松柏這下。飽含無限的悽槍情懷,使人不忍卒讀。

漢成帝在綏和二年三月,崩於未央宮。漢成帝崩逝後,王太后讓班婕妤擔任守護陵園的職務,從此班婕妤天天陪著石人石馬,諦聽著松風天籟,眼看著供桌上的香菸繚繞,冷冷清清地度過了她孤單落寞的晚年。

當時的人都說班婕妤侍君不逾禮法,可與周宣王的姜後雞鳴戒旦,前後媲美,可惜漢成帝沉迷於酒色,遠離了班婕妤的規勸及影響,因而周宣王成就了中興大業,漢成帝卻落得個暴斃的結局。這裡,我不對漢成帝抱婉惜的心情,只對班婕妤抱婉惜的心情,倘若她遇到了過去的周宣王、楚莊王,或她後來的唐太宗,甚或是明太祖,又當如何?

《中國曆代名女》——宮女卷……漢光武帝之妻謙德可風

漢光武帝之妻謙德可風

漢光武帝之妻陰麗華出生在南陽。陰家先世是輔佐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管仲一脈,傳到第七代管修,以醫術名世,從齊國遷居楚國,為陰大夫,便以“陰”為姓。秦漢之際,陰氏子孫又來到南陽新野。

南陽當時還有一位著名人物,即後來的漢光武帝劉秀,他是漢高祖的九世孫,長沙定王的後裔,九歲而孤,寄養在叔父劉良家裡、他有兩個哥哥,長兄劉繽,次兄劉仲,都氣度恢宏,輕財仗義。劉秀更是生得一表人才,待人接物,慷慨磊落,行事更是睿智勇毅。

劉秀自幼鍾情於陰麗華,少年時期就立下一個心願——娶妻當娶陰麗華,這一志願在當時看來只是不著邊際的空想,因為當時漢代已歷十二帝,總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