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部分

所以薛靈芸對他來說是多麼的難得,至此他才算是真正有了情感的歸宿。因為有對薛靈芸的真愛,所以他對薛靈芸生活習慣與宮中禮制不合的地方也就很能寬容。例如,薛靈芸在家鄉已習慣在昏暗的燈光下縫織刺繡,以便節省燈火;到皇宮後,宮殿燈火通明,她覺得真是極大的浪費,因此也要求全部熄滅,只剩下一支蠟燭照著她縫織刺繡。曹丕也應允了她的要求,常常伴坐在一旁,在幽幽燭光下,默默望著忙碌著的薛靈芸,有時甚至產生幻覺,以為自己與妻子,是一對過著男耕女織生活的鄉野夫妻。

薛靈芸心靈手巧,所縫製的衣物,新穎美觀,手工精緻,自從她入宮後,曹丕所著服飾,都是由她親手剪裁縫製,宮女們也紛紛向她學習縫織和刺繡技巧,人們都稱她是“針神娘娘。”一次,曹丕不小心,在後花園中掛破了衣裾,他脫下衣服丟在一旁,又換上新裝,貴為天子的他已習慣不穿破舊衣裝了。薛靈芸見了也不作聲,只默默地拾起衣眼,用細針精心地把破口處織補好,並在織補處巧妙地繡上一些花紋,使破口處完全看不出破綻。她把衣服掛好,並不叫曹丕換上。幾天後曹丕發現他丟掉的衣服又掛在床頭,便拿了過來,一看破處已修補得天衣無縫,他心中一熱,知是薛靈芸所為,趕緊把衣服換上身。從此後,他對薛靈芸縫製的衣服穿得更愛惜了。

為了慰籍薛靈芸的思鄉之情,魏文帝下令在後宮中築起九華臺,以便妻子登臺遠眺,遙思南方的故鄉;又開鑿了流香池,池中遍植由江南引進的荷花,荷葉田田,花香四溢,曹丕與薛靈芸泛舟池中,彷彿使薛靈芸回到了江南故鄉的山水中。為此,曹丕寫下了傳誦不衰的“芙蓉池”詩:

乘輦夜行遊,巡遙步西園;

雙渠相溉灌,嘉木繞通川。

卑枝拂羽蓋,修條摩蒼天;

驚風扶輪轂,飛鳥翔我前。

丹霞夾明月,華星出雲間;

上天垂光彩,五色一何鮮!

壽命非松喬,誰能得神仙?

遨遊快心意,保已終百年。

可借好景不長,黃初七年夏天,魏文帝曹丕一病不起,駕崩於嘉福殿,享年僅四十歲。臨終前,他遺命盡遣後宮淑媛出宮返家;他死後,薛靈芸也輾轉回到故鄉常山郡,從此信訊全無。

《中國曆代名女》——宮女卷……潘玉兒步步生蓮

潘玉兒步步生蓮

“六朝金粉”“金陵粉黛”,可概見當年的紙醉金迷。金陵就是今天的南京,歷史上東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連續定都於此,統稱六朝。潘玉兒是六朝金粉中較為出色的一個。

中國過去有一項國粹就是所謂“三寸金蓮”,看一個女人就以她的腳來評定,只要腳能做到小、尖、軟、巧,就是面板象蛤蟆,嘴裡長狼牙都是美的,這一病態的審美使婦女飽嘗痛苦,爰及弱齡就開始纏足。纏足的陋習開始於五代,但“金蓮”一說卻從潘玉兒開始,潘玉兒以一雙柔弱無骨,狀似春筍般的美足而名傳幹古。

潘玉兒是齊少帝肖寶卷的愛妃。

齊政權是南朝四國中存在時間最短的,享國僅二十四年。齊開國皇帝肖道成原籍蘭陵,也就是今天的山東嶧縣,在晉室東渡的時候,蕭家就已卓著勳績,到宋武帝劉裕開國,蕭家更為顯赫,蕭道成由右將軍、中領軍而大尉,而相國,而齊王,終於逼宋順帝下詔禪位,改國號為齊。

蕭道成就是齊高祖,深沉有大量,博學能文,性情清儉,曾說:“使我治天下十年,當使黃金與土同價。”可惜他只當了四年皇帝便崩逝了,太子蕭頤繼位而為齊武帝,留心吏治,政績突出,形成了一個小康的安定局面,史稱“永明之治”。齊武帝在位也只十一年,他崩逝時太子蕭長懋已死,就由皇長孫蕭昭業繼位,不久又由蕭始文繼位,兩個小皇帝在位均不及一年,便被他們野心勃勃叔祖肖鸞所篡,自即帝位而為齊明帝。為了鞏固自己的帝位,肖鸞大事屠殺宗室諸王,在齊高武兩帝時所封的宗室諸王,雖能保全,但也管制嚴厲。當時各王多在外擔任刺史,鎮守一方。齊明帝不放心就由朝廷另設一“典籤”來管理州政,並監視諸王,以至各州只聽說有籤帥,而不知有刺史。齊明帝於此處心積慮,也只不過享國五年就一眠不起,長子長期患有廢疾難當大任,次子肖寶卷就成了少帝。

肖寶卷繼位後狎匿群小,荒嬉無度,後宮佳麗多達萬人,其中他卻特別寵愛潘玉兒,形影不離地天天和她膩在一起。

潘妃面板美,就叫她“玉兒”或者“玉奴”,潘妃更有一雙妙足,就特地為她修一座“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