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要王粲另外再擺一盤,看看兩盤擺的是不是完全一樣。王粲二話不說,就在旁邊重新擺過了一盤。擺好後,經過對照,一子兒不差。從此,王粲驚人的記憶力便遠近聞名了。

§虹§橋§書§吧§。

第9節:進入劉表幕府

蔡邕是當時的文壇巨匠和領袖,此人才學過人,朝野聞名,人們對他無不敬仰,家裡常常賓客盈門。有一天,王粲去拜訪他。蔡邕早已聽說王粲的大名,聽說王粲到來,慌忙出迎,連鞋子都穿反了。王粲進屋後,賓客門見他只是一個十來歲的孩子,而且身材短小瘦弱,容貌醜陋古怪,大為驚訝,弄不懂蔡邕為什麼要如此看重王粲。蔡邕明白眾人的心思,就說:〃這是王公的孫子,有特殊的才能,我是不如他的。我家的書籍文章,都應該送給他,才算物歸其主。〃從此,兩人便成了忘年之交。

進入劉表幕府

由於王粲才高名重,十七歲那年,東漢朝廷便徵召王粲為黃門侍郎,王粲卻以長安正處在一片混亂之中為由,不應徵召。為躲避戰亂,他前往荊州投奔了劉表,進入劉表幕府工作,開始了他的幕府生涯。自此以後,王粲再沒有離開幕府工作,可以說是終身從幕。

建安前期的荊州,與曹操所處的鄴下相同,也是一個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荊州刺史劉表是東漢宗室,據有今湖北湖南一帶,佔地千里,帶甲兵十餘萬。由於那時戰亂尚未殃及荊州,劉表又採取了〃愛民養士,從容自保〃的策略,所以中原百姓與文人俊傑為避戰亂多有遷徙歸附者。而王粲與劉表系同鄉,劉表又是王粲祖父王暢的學生,故王粲前來投奔劉表,便是情理之中的事。王粲出身於望族,又是名揚四海的才子,劉表原打算將他招為東床快婿,無奈王粲身材短小,長相醜陋,劉表又很看重外表,所以聯姻之事終究未成。這對王粲來說,當然是一件不小的憾事。更有甚者,劉表在政治上也不怎麼重用他,只是將他的文學才能為己所用罷了。

在荊州十餘年,王粲始終只是依附於劉表的一個普通幕僚,有一個安身之處,卻無法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對王粲來說,一方面是漢室喪失權柄,各地軍閥割據,像他這樣有才華的文人,卻無法為朝廷出力;另一方面是他所依附的劉表才能庸劣,量小識淺,又不知道使用人才,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而前途渺茫,所以,是留是去,進退兩難。王粲本是一個熱中於仕途功名的人,其鬱郁而不得志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而這種心情,也就很自然地流露在他那些述志抒懷的詩賦之中。寫於這一時期的名作《七哀詩》之二,通篇所表達的,就是王粲當時的政治苦悶和他寄居異地、懷念家鄉的寂寞憂傷之情:

〃荊蠻非我鄉,何為久滯淫?方舟溯大江,日暮愁我心。山岡有餘映,巖阿增重陰。狐狸馳赴穴,飛鳥翔故林。流波激清響,猴猿臨岸吟。迅風拂裳袂,白露沾衣襟。獨夜不能寐,攝衣起撫琴。絲桐感人情,為我發悲音。羈旅無終極,憂思壯難任。〃

名篇《登樓賦》,也是王粲這一時期的作品,其主旨與此詩大體相同。賦中起句為〃登茲樓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銷憂〃。一個〃憂〃字,可以說包含了這些年他在荊州的全部心境,也是全賦的情感底蘊。接著寫四周景色秀美,卻是〃雖信美而非吾土兮〃,透露出身在異鄉客地的愁懷。再接著是敘述自己的憂思之源,乃是社會動亂,隻身飄零,進一步抒發了〃人情同於懷土兮,豈窮達而異心〃的故土之情,蘊含著要離開劉表,荊州非久留之地的意念。最後,賦文更深一層地點明瞭憂思的內涵,是希冀時世早日清平,以施展自己平生之才力,但此種期望又遲遲不見到來,今已感到所依非人而抱負難展,因而不由得要〃氣交憤於胸臆〃、〃夜參半而不寐兮〃了!全賦情從景來,寫得悲涼慷慨,極富感染力,歷來與曹植的《洛神賦》並列,一起被譽為建安辭賦最高成就的代表。

在荊州的十五年裡,王粲雖然未被重用,但對工作,他還是積極參與的,為劉表起草了不少公文,其中比較有名的有: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長沙太守張羨舉長沙、零陵、桂陽三郡之兵背叛劉表,劉表發兵討伐。為了宣傳這次軍事行動合乎大義,就由王粲執筆寫了一篇《三輔論》,以示師出有名。其中寫道:〃長沙不軌,敢作亂違,我牧睹其然,乃赫爾發憤,且上徵下戰,去暴舉順。〃申明用兵乃是為了〃去暴舉順〃。此文被廣為張貼、散發,收到了極好的宣傳效果。

§虹§橋書§吧§。

第10節:被曹操委以重任

官渡之戰後,袁紹病死,他的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