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消耗他控制戰場的小部隊。”
“我這就去安排。”張時傑離開司令部。
守序看著地圖,陷入思考。化州西面的戰場被黑幕籠罩,各種有用無用的資訊紛至沓來,無法判斷耿繼茂的動作。
戰爭迷霧沉重地籠罩著戰場,一切都是那麼模糊。
從大勢上判斷,韃軍在廣東內地防務空虛,遍地蜂起的義軍攻佔州縣,洗劫鄉村。
尚可喜在廣州的那點兵能維持主要幹道珠江就不錯了,廣大內地他根本照顧不過來。若要平息後方,穩固基層統治,尚可喜必須抽回耿繼茂的西征軍,至少抽調一部分。
化州很難打,耿繼茂的偵察騎兵肯定已經告訴他在雷州半島上還有十餘座大型城堡等待韃軍去啃。哪怕每座城堡只有化州一半耐打,他光需要的火藥和炮彈對這個時代來說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而耿繼茂與後方聯絡的兩條通道中,羅定州的山路實際是中斷狀態,新會縣九江口被陳奇策的水師持續騷擾,韃軍唯一的通道實際只剩下肇慶、陽江、茂名這條陸路。
陸展擊退先啟玉,實際上開啟了騷擾這條陸路的視窗。
“我要是耿繼茂會怎麼做?”守序換位思考。
首先肯定是派兵回援先啟玉,穩住茂名,進而重新打通茂名至陽江的官道。
然後呢?
正常的選擇應該是撤退,回去蕩平各地蜂起的義軍。
以耿繼茂掌握的資訊來看,他當然會認為時間在他們一邊,平定地方,回廣州做更充分的準備,來年再行西征。
問題的關鍵是,耿繼茂會在何時,以何種方式撤退?
到目前為止,耿繼茂佔據了戰場上的主要優勢,卻未曾打上一場決定性的會戰,就被各種爛招逼到撤退的地步,肯定很不甘心。而他擁有的兵力和資源依然足以在撤退前重創海南明軍。
一線韃軍實力增強不一定代表敵軍準備進攻。同理,一線韃軍實力減弱不一定代表敵軍在撤退。
海南只有張時傑的部隊具備較為完整的野戰能力,無法確認敵軍部署,守序只能慎重投入這支部隊。
守序徘徊幾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