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5部分

女神級與臺北2艘試造艦相比,龍骨同長,艏樓艉樓更突出艦體。吃對深了不到半米,增加300餘噸載重,多了一層炮甲板,裝了更大更多的炮。總體看依然是小船扛大炮,水下艦形更寬,操控性,航速和適航性都不好。受艦體寬度限制,再裝填速度也不快。主炮甲板離水面高度低,高海況下只能在港裡貓著。

守序其實不是很喜歡這種軍艦。

可現在沒有選擇,海軍急需更換的大艦。女神級三艦船齡短,配齊船員和艦炮馬上就能形成即戰力。

阿什。菲尼克斯的平甲板戰艦還在臺北的船臺上,下水後也要透過實戰驗證並改進。現在只能選擇歐洲成熟的船型。西班牙人也是這種船,他們要兼顧運貨,更短更肥,英國人好歹比鹹肉的船修長一些,綜合效能更好。

金菲爾比為了省錢,也為了將戰艦偽裝成武裝商船以透過馬六甲海峽,只給船配了一半炮,所缺艦炮需要在本土生產。

守序:“大炮什麼時候能到位?”

“鑄炮廠向我保證5個月內完成艦炮鑄造。”

“好吧,告訴他們在北風來前一定要完成。”

海軍不喜歡鐵炮,鐵炮易炸膛。

由於成本控制的原因,數量眾多的護衛艦和通報艦裝備鐵炮是無奈的選擇。

儘管用三亞優質鐵礦石生產的鐵炮已經比大多數鐵炮質量好了,可斯特林依然在條件具備後,拒絕在巡航艦以上戰艦上裝備鐵炮。

除去2艘長字級訓練艦,南海號、拉斐爾號上現在已是一色的銅炮。臺北近來每年給本土穩定輸出300多噸銅錠,庫存的銅料足夠將3艘新艦也裝上銅炮。

科林伍德:“執政官,也許你得去安撫一下霍爾雷恩,陸軍擴大銅製野戰炮的計劃又要推遲了。”

“陸軍的問題交給我,你們管好戰艦。”

斯特林一點頭,“我打算將3艘船的艦炮集中裝備到拉克西斯號上用於訓練,這樣等艦炮配齊後,戰艦能以最快的速度形成戰鬥力。”

“很好。”

科林伍德:“執政官,你打算怎麼向霍爾雷恩解釋我們動用了原計劃給陸軍的炮銅?”

“陸軍今年的任務是保衛本土、後江和古晉三塊殖民地。北風季西班牙人就可能出現在我們的家門口,我想霍爾雷恩能明白海軍優先的重要性。陸軍只是守衛港口和要塞,鐵炮能湊合著用。”守序嘆口氣,他也明白,光是解釋難以安撫陸軍,肯定得在別的方面有所付出。

菲利普:“執政官,臺灣也在造艦,梅登和法國人想造出一支橡木艦隊,他們恐怕難以再給我們輸送更多的銅了。”

臺灣不產鐵,三亞輸送的鐵錠用來造槍造刀造農具尤顯不足,他們的大炮全是銅質。

西班牙人威脅本土與臺北之間的航線,臺灣在事實上成為一個較為獨立的殖民地。梅登努力拓殖,糧食產量和棉布產量在提高。大米現在主要是民間貿易在向臺北輸送。他們的劍麻等作物產量可以滿足造艦需要的索具,帆布用自產的棉田解決一部分,大頭則找臺南的荷蘭人購買。

本土與臺北之間的戰略物資聯絡現在主要是鐵、錫、鉛、硝石與這300多噸銅、金之間的交易。本土對臺灣的支援在減少,銅之餘臺灣也是維持經濟發展,對外採購物資的貨幣。這種時候,一味要求梅登提高向本土輸送更多的銅錠是強人所難。

守序:“臺北需要獨立從中國東南三個省獲取移民,梅登的弦崩得很緊,我們不能再要求更多。”

菲利普雙手一攤:“我同意,執政官。梅登經營臺灣,還要獨立完成艱苦的新領地開拓任務。實際上,如果有選擇,我巴不得他能把這些銅留下自用。”

斯特林指著窗外的船臺,“我們新開工了3艘女神級戰艦,還有1艘70炮的3級艦。我都不提陸軍了,不靠臺北,銅錠的缺口怎麼解決?日本銅每年輸入南洋的量,連1艘戰艦的炮都不夠。”

科蒂尼奧:“我們的戰艦需要多長時間下水?”

菲利普嘆口氣,“3年。”

“為什麼那麼久?”

“英格蘭來的設計師堅持說戰艦龍骨肋骨組裝完畢後,要在船臺上晾1年。這樣造出來的戰艦壽命更長。”

船臺晾1年除了讓木料乾燥更徹底,也有些複雜的應力上的問題。此時的造船工人不知道原因,但能觀察到這樣做之後能提高戰艦效能和壽命。

守序:“3年不行,我們只有1年半的時間,明年北風來前一定要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