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005年12月23日,萊茵陽光E0商標生效的第二天。在多個二、三級城市,萊茵陽光經銷商同時向當地的工商部門舉報:聖象專賣店商標侵權。

一夜之間,聖象的渠道上狼煙四起。

在安徽,當地工商部門證實侵權屬實,當即封存了聖象在合肥美丹路“新寶物流”倉庫存放的全部侵權產品:16個品種,價值40餘萬元。

接著山西告急。

又合肥告急,太原告急……聖象渠道,動盪不安。

這些試點的象徵性進攻讓聖象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僅僅是幾個城市,已經讓聖象備感壓力。當時,正是年底的銷售高峰,如果萊茵陽光的E0維權針對聖象在全國全面展開,後果不堪設想。

。。

正式出手(5)

當時很多人覺得不解,彭鴻斌的動作為什麼不再大一點?但想一下彭鴻斌的初衷就不難理解,只是為了讓萊茵陽光能在公眾的視線中與聖象共跑。

作為過去聖象的一分子,彭鴻斌並非真的要置聖象於一種絕望的境地。如果聖象早做出積極回應,也許就沒有這些渠道上的事情發生。

這是一種特殊的心理戰,從博弈的角度來說,稱為鬥雞博弈。

所謂鬥雞博弈,舉個例子就是在一條鐵軌上,兩個人打賭,各開一列火車向對方駛去。先跳車者為負。在這個過程中明明雙方都知道,大家並沒有你死我活的想法,但當列車越開越近時,總有一個人先跳下車去。

現在聖象面對的情況就是這樣。回應萊茵陽光是跳車還是不作回應,逆向行駛的兩個龐然大物越來越近。

註冊E0,新聞進攻,渠道出擊。一步一步的出擊,如果聖象還在一意堅持,誰知道後邊會發生什麼。

12月28日,在渠道震盪五天後,翁少斌與彭鴻斌兩個人終於坐在了一起。地點:中國林產工業協會的一間會議室裡。據說,這是彭鴻斌告別聖象後兩人的第一次會面。

同時在坐的還有會長張森林,地板委員會理事長張文玲和國家人造板檢測中心主任呂斌。

這次會談的具體內容不得而知。但最終雙方達成協議:停止在渠道上的相互攻擊,E0之爭只在法律層面解決。至於聖象被封存的貨物,柯諾會協助在各地幫著解凍。

這恰好符合彭鴻斌的本意。聖象被迫參與年度最大的訴訟大戰。這個官司,後來成為家居界曠日持久、引人矚目的訴訟大戰。入場的兩個對手是:萊茵陽光和聖象。

這場博弈,沒有輸家

“E0商標,猛擊業界千重浪。”

“萊茵陽光地板起訴聖象侵權”

“E0商標之爭續:萊茵陽光地板將聖象送上法庭”

“萊茵陽光地板vs聖象E0事件驚天內幕”

……

E0維權在與聖象的訴訟大戰中達到了高潮。西方有句諺語:和老鼠賽跑,贏了,也是一隻老鼠。但和巨星同臺,也許就會成為巨星。如果E0普及風暴中的萊茵陽光是地板業一顆新升起的明星,那麼E0維權,讓明星又往前走了一步——巨星。

E0維權讓萊茵陽光獲得了高度關注。

剛出世半年的萊茵陽光,無論自身的產品如何卓越,如何無與倫比,但在大眾的認知中,高度與份量顯然與聖象有距離。所有的品牌都是由消費者的正面認知積累而成的。一種方式是漸修,透過長期的市場工作一點一滴地慢慢累積;另外一種方式就像光量子,在極短的時間,獲得跳躍性的爆發性增長,我們稱為頓進。

那麼成為一個頓進品牌,需要在短期內吸引大量的社會注意力,注意力從何而來?一種是資本方法,用市場費用去轟,這是用錢買眼球,花費巨大,未必得能償失。另外一種是知本方法,用創意吸引關注,這是用智慧換眼球,成本低廉,永遠不會是賠錢生意。但資本與知本之間,又是一個不可逆的關係,好創意能換來錢,但有錢未必能買來好創意。

如果E0維權可以用一個公式去計算的話,它帶給萊茵陽光的或許是個天價的費用,五千萬,八千萬,甚至一個億。柯諾用一萬元的花費產生了四千萬以上的宣傳效果,可謂事件營銷的經典案例。

然而在曠日持久的訴訟大戰中,萊茵陽光和聖象的筆墨官司打得熱鬧非凡。時至今日,我們在網上直接百度“E0維權”或者“E0風波”這些關鍵字時,還能在散盡的硝煙中想象當時的火熱場面。

在各大家居網站和家居媒體上,聖象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