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營銷界的朋友在評價萊茵陽光這個名字時說了這麼一段話:上口,清新,溫暖,產生美妙的家居聯想的同時,洋溢著國際化的時尚氣息。
其實,這個名字的產生卻是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這名字卻在檔案散亂處的巧妙過程。
當年,彭鴻斌找到葉茂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做一個代表中產階層生活方式的地板品牌,改變目前的市場局面。
葉茂中馬上組織公司的創意人員,開始構思可以描摹彭鴻斌心中圖樣的名稱。
有名,品牌之始。無名,產品之母。在產品階段的企業,不是特別重視起名,不進入消費者市場的產品,廠家甚至直接給編個程式碼就可以:HAL3007,SG2578。但是品牌,卻是從名字開始的。
至於名字為什麼重要,從人的心理角度來說,現在還沒有找到確切的理論根據。不過我們可以揣測一下,原始人,最初開始產生思維:識別世界的時候,是從名稱開始的。他看到太陽,看到河流,看到食物,首先要對這些事物做個區分,然後再加以簡單的概括。
名稱,是人們區別事物,認識世界的開始。
在已發現的甲骨文中,數量最大的是名詞。在中國上古的詞彙中,數量最多的也是名詞,光馬一類就會有數十種區分:驪,深黑色的馬; 騮,黑鬣、黑尾巴的紅馬;騅,毛色蒼白相雜的馬……
品牌,也是人們區別商品,認識差異的標誌。從這一點上我們似乎可以找到品牌名稱之所以重要的某種根源。
提出,論證,否定,這樣的工作進行了數輪後,彭鴻斌一再的搖頭。
此時,葉茂中建議做一個一定規模的市場調查,看看消費者的心裡究竟在想什麼。
一切又回到了起點。
對200多位消費者的抽樣調查顯示,他們在選購地板時,最關注的不是價格,不是質量,而是更高的環保和健康。
發散的思維被收攏到了一個方向:用一個詞讓消費者想象到健康的人居。但這個詞又在哪裡呢?
一天, 彭鴻斌翻出了從前註冊的幾十個商標。他說:老葉,看看裡邊有沒有合適的。
葉茂中一張一張地翻閱著,忽然,眼前一亮:××陽光。
這是一個天然能讓人聯想到健康的美好字眼。陽光是一個名詞,也可以當做形容詞用,我們讚美一個人很陽光,就是在贊他清新、活潑、健康、向上。而且“陽光”還意味著溫暖和希望,能引起人們對家居的聯想。
在鎖定陽光兩個字後,兩人覺得還該有個字首,強調這個品牌的血緣特徵。
。 想看書來
變作陽光普照大地(3)
德國畢竟是柯諾的根,陽光也最好還是德國的陽光。那麼最能代表德國陽光生活的是什麼呢?當然是萊茵河,萊茵河是德國的母親河,連綿不絕的萊茵河水孕育了德國的歷史,也孕育了德國古老的文明,萊茵河,是德國最好的象徵。
太陽照在萊茵河上,溫暖而燦爛,墨綠色的河水源遠流長,兩岸的青山、森林、綠草、繁花散發出迷人的氣息,這一幅迷人的景緻,構成了萊茵陽光最初的品牌意境。
——萊茵陽光就這樣誕生了。
地板幫你做運動
有一種情緒叫克隆恐慌。產生這種心理的根源是人們對複製和同一化的心理恐懼。1999年7月5日,那隻叫多莉的克隆羊出現在電視螢幕上,在轟動世界的同時引發了廣泛的爭議。社會學家擔心這項技術會引發倫理混亂,進化學家說這項技術如果應用,人類會脫離進化論的規律,生命形式從此停滯不前。更多的人則害怕,哪天丟失一個體細胞後,不久在大街上遇到另外一個一模一樣的自己,我該怎麼稱呼他:兄弟,兒子,或者另外一個我?
這種情緒在企業界早就由來已久。大規模工業複製時代的到來,讓不同的企業在不同生產線上生產著幾乎完全一模一樣的產品。如何讓產品超越這種克隆的局面,是每個企業在生產經營中所追求的。
地板業,從產品層面而言,其實是個容易高度同質,容易相互淹沒的行業,克隆程度很高。
萊茵陽光在2005年給地板業同行帶來的首先是觀念上的這種衝擊:原來地板可以這樣賣。
地板幫你做運動,從極大程度上刺激了普通消費者和行業的認知神經。事後,我們得承認,這句當年高度流行的廣告語和廣告運作是成功的。
在勾勒萊茵陽光的品牌原形時,他需要一個特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