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部分

新集的宏圖再舉,不僅是劉莊礦的成功建成與試生產,也不僅是兩淮最大規模的勘探會戰,新集學習型組織的建設也在同步進行。

標杆管理:掀起學習的熱潮

2003年正月初八,新春的尾聲。春節的喜慶仍能讓人感到絲絲餘溫,但清晨的天津依舊乍暖還寒。早上八點剛過,我在外團拜的時候,十分意外地接到了一位新集人的電話。

20世紀90年代,施樂公司首開標杆管理先河,隨後西方企業群起跟風,形成了“標杆管理浪潮”。標杆管理被西方國家認為是改善企業經營績效,提高全球競爭力最有用的一個管理工具。但對於到底什麼是標杆管理,即使是進入了新世紀的中國,也沒有多少人真正清楚。當新集籌劃標杆管理時,難題自然擺在了劉誼的面前。

2003年,以劉誼為首的領導班子根據國家開發投資公司領導的講話精神,結合新集發展的需要,決定將這一年確定為標杆管理年。為此,新集迅速成立了標杆管理辦公室,專司此事。對於標杆管理的內涵是什麼,具體怎麼操作,大家心裡都沒譜。而為弄清楚標杆管理,新集人不辭辛勞地趕往北京、上海、南京、淮南等地的大學四處求教,卻一直未果。有關人員如實向劉誼彙報,劉誼只說了一句話:“你們哪兒也不用找了,到天津找張老師去吧。”是的,劉誼從1998年一上任就給我打過電話,希望我能在某些方面幫助他。

記得那是一個週日,我正在辦公室加班,為全國人才評鑑中心出題,一通電話接進來。那時,周圍正有施工工程,很嘈雜,一般電話都聽不清。然而,這通電話卻如此的清晰。對方的笑聲:

“張老師,您猜猜我是誰?”

“噢,是劉誼?”

“哈哈!是我。”

“你怎麼知道我在辦公室?”

“我知道您肯定在辦公室!”

雙方都笑起來。是啊,什麼叫了解?這就叫了解!

信任基於判斷。因此,就出現了開頭的那一幕。

當時,讓我意外的並不僅僅是這一通陌生的電話。而是接到電話時,三位新集人早已站在了我的辦公室門前。他們是坐夜車趕到天津的。想到天氣寒冷,我迅速給單位賓館掛去電話,讓前臺為新集來的小夥子們安頓了房間,讓他們洗漱、休息。因還在寒假期間,我電話約了幾個幹部,一個小時左右,我們都匆匆趕了過去。在大致瞭解情況後,我調動了自己的積累,用在日本研修時讀過的資料和自身的理解,向他們解釋了有關標杆管理的意義和大體內容。

一番解釋後,三位小夥子似懂非懂地帶著答案趕回新集彙報。沒多久,新集向全國招標,招標內容——標杆工程諮詢指導。招標吸引了北京、上海、南京、杭州、蘇州等各地的優秀機構,新集也特意邀請了我和我所在的天津企業管理培訓中心參加。2003年3月,正逢“非典”初期,我們擔心坐火車可能有所不便,於是驅車十幾個小時前往安徽。當時,全程高速還沒有通車,夜裡三點,我們到達蚌埠,當時的黨辦主任、紀檢副書記陳培,已帶人等在那裡。我們在蚌埠稍事休息,五點半便起床又驅車趕往當年需要兩個半小時車程的公司所在地。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三章 宏圖再舉(2003~2006年)(13)

這,是我第一次來到新集。

招標會議在一間非常現代化的大會議室裡進行。會議桌上液晶顯示屏一字排開。這些裝置、這種陣勢,在當時的企業還是極少有的。從小細節就能夠看出新集對新技術不惜血本的投入,現在想來,那正是他們2002年管理資訊化的成果。所有人進入會場後,各自在座位上單獨使用計算機現場演示和解說。各機構都做了精心的準備,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啊!在現場的我注意到了自己準備的材料和那些機構的思路完全不同。我的方案是從尋找各項工作的行業標杆和提升人員素質入手的。我相信自己的方案具有競爭力。因為我曾在企業工作18年,做過企業高管,也在日本企業學習過,又時常和劉誼保持著電話溝通,比在座任何人都清楚那時的新集最缺什麼。

在我現場陳述後,劉誼即刻約我單獨面談,暢談近一個半小時。會談中,我談到了自己親身指導的一個有關打造和提升中層管理團隊的企業案例,那是中國石化總公司下規模很大的一家企業。劉誼一直在安靜地聽我說,時而插一兩句話,表示贊同。看得出,我所講的他都能接受,因為新集存在著相似的問題。

我與劉誼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