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013章

金娃娃甚麼的,周芸芸已經完全不想吐槽了,不過對於熬煮麥芽糖,她還是很有把握的,畢竟在中式糕點裡頭,麥芽糖佔了很重的比例,是最為基礎的原材料之一。

三十斤的大麥要全部發出來,少說也要三四天。做法挺簡單的,就是略繁瑣了一些。

將大麥麥粒洗乾淨放入瓦缸里加水浸泡,若是夏日就用冷水,冬日則用溫水。這會兒是深秋,周芸芸選擇了晾溫了的白開水,約莫三十度不到一點。浸泡一天一夜後,全部撈出來放入籮筐裡,每天都用溫水淋芽兩三次,水溫照舊。只這般過了三四日工夫,看著麥粒長出了二葉包心時,將它們全部剁成碎段,且越碎越好。

因著到底數量略有些多,又擔心周家阿奶將她阿爹使喚過度,周芸芸索性將阿爹喚到了跟前打下手,反正這些活兒也不難,更別提阿爹乾的多半是生火燒火,以及各種剁剁剁。

沒錯,就是各種剁餡兒。包子的生意已經開張了,周芸芸負責調味兒,剁餡兒的活兒就交給了阿爹。至於像揉麵、發麵、包包子這種事兒,就交給旁人了。至於每日裡所需的大量柴火,都需要有人去山上砍或者拾。

說起來,周家阿奶做得可絕了,囤積的柴火誰都不準拿,每天還要上繳一部分。如此一來,單是砍柴就需要撥出去一小半人了。

周家上下都忙得那叫一個熱火朝天,直到某日下了雨,他們還道終於可以歇一天了,至少不用砍柴了。不曾想,雨只下了半下午,周芸芸忽的提出想要上山採蘑菇,被阿奶阻止後,順理成章的坑到了他們。

所有人都在忙,包括年歲最小的堂妹週三囡,也每日裡幫著生火做飯煮豬食。不過,週三囡最近挺開心的,因為家裡多了進項,阿奶也不是無腦死摳的人,經常讓輪到去鎮上送貨的那人帶點兒豬下水回來。豬下水又便宜又有油水,再加上週芸芸做的滷味比阿奶更好,吃的周家上下滿嘴流油。

這個時候,大麥芽已經都發出來了,周芸芸將事先洗淨浸泡了三個時辰的二十斤糯米放到了大鐵鍋裡,用大火猛蒸,直到所有的糯米都被蒸到軟糯無硬心時,才熄火晾著。等晾曬到四五十度時,再拌入已剁碎的大麥芽,開始發酵。

發酵才是最重要的一步,畢竟這年頭沒有現成的發酵粉,能否成功發酵,而非太過或者不夠,就是做麥芽糖的關鍵。好在周芸芸在現代時,常嫌棄超市裡賣的發酵粉,以傳統麵肥發酵。也虧得周家如今做起了包子生意,家裡常備著麵肥,也就是老面頭,倒是省了周芸芸好一番工夫。

等發酵完成後,先將糖水瀝乾,當然不用倒掉,而是倒入閒置的瓦缸裡留著備用。再用力翻搗,這裡頭一定要動作快,且動作幅度大,一般不需要太多的技巧,卻需要好一番力氣。

虧得周家啥都缺,就是不缺壯勞力。周家大伯領著弟弟兒子、侄子齊上陣,每個人都不貪多,只翻搗半刻鐘,旋即換人。等看著差不多了,周芸芸拿著大漏勺,親自將殘渣舀出來,剩下的就皆是糖漿了。

有了糖漿還不算完,繼續用小火慢煮,讓裡頭的水分越來越少,糖漿慢慢的凝結成糖。而在這期間,還要一直保持著一定頻率的攪拌,直至大鐵鍋裡的麥芽糖逐漸變成了金瑩潤澤的琥珀色粘稠物,方算完成。

待麥芽糖終於熬好時,周家阿奶已經兩眼放光,一副恨不得將周芸芸供起來的模樣。

其實,麥芽糖的熬煮方式真的不算甚麼,可鄉下農村多半都是一兩個在灶間幹活的,一個燒火一個做飯,以至於他們並沒有太多的合作精神。

偏生,熬煮麥芽糖最關鍵的兩個步驟,一是發酵純靠經驗,二是翻搗攪拌全靠力氣。若是在現代,用酵母粉倒是容易點兒,就是味道沒那麼純正,且現代有自動攪拌器用來代替人力。

周芸芸也是趕了巧,但凡阿奶不願意相信自己,或者周家沒那麼多壯勞力,光憑她小胳膊小腿兒的,壓根就別想成事兒。且麥芽糖還有個關鍵,最好就是四五十斤一道兒熬煮,或者乾脆上百斤的熬煮。若是拿小鍋子兩三斤的熬,雖也能成,卻會失了那種濃稠甜香的味兒。

這一次,周芸芸就是用了三十斤大麥芽和二十斤糯米,這是考慮到周家大鐵鍋的容量,若是將來有能力了,她是不介意弄個更大更深的大鐵鍋來。

——前提是,不用她親自動手。

“阿奶,您先來嚐嚐味兒。”

儘管至始至終忙活的人裡頭都不包括阿奶,周芸芸還是將她視為天字第一號大功臣。

想也知道,就她一個黃毛丫頭,怎麼可能使喚得了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