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克遜說過:馬刺1999年的總冠軍,應該打上星號。當然,這句話本身只是一個玩笑。就像2008年,**維奇說聯盟應該審查湖人引進加索爾的交易,也只是一個玩笑。
但是媒體最愛這樣的表態,球迷更是看熱鬧不怕事兒大,於是很多時候名人們不經意的一句話,事後不可避免會被小題大作,甚至是添油加醋,從而衍生出某些惡意的理解,使得雙方產生不必要的仇怨。
菲爾·傑克遜給馬刺1999年的冠軍打上星號,其原因在於:那是一個縮水賽季,賽事少,賽程緊,有著極大的特殊性,無論是單場比賽的勝負,還是賽季冠軍的歸屬,這些都會受場外因素干擾。換句話說,在那樣一個賽季成為最後的贏家,你未必就是真正的最強者,也許是賽季縮水給了你便利,或者打壓了你競爭對手的實力,反正就是勝之不武。
這樣的論調並非全無道理,在1999年,馬刺最大的對手本該是猶他爵士——此前兩個賽季,爵士都在玄冥二老的帶領下闖進了總決賽,並跟公牛大戰12場,最終只是因為喬丹太過強大,馬龍和斯托克頓才沒圓自己的冠軍夢;而這一年,幫主又跑去棒球場上找虐了,爵士在常規賽打出37勝,成績和馬刺一樣,高居全聯盟之首——可是在季後賽,馬刺壓根沒碰上爵士,在第二輪,爵士就被開拓者給淘汰了,馬龍和斯托克頓也就此一蹶不振。
為何爵士撐不到最後?因為縮水賽季密集的賽程,大大拖累了他們。在那一次的魔鬼4月,爵士竟然在30天內打了19場比賽,他們連好好訓練的時間都沒有,球員身上積攢了一大堆大傷小傷來不及恢復,來到季後賽的那支爵士早已不在最佳狀態,而不再年輕的馬龍和斯托克頓也只剩半條命了。
所以當年的爵士在季後賽慘遭出局後,主帥斯隆無奈地說:“那段時間(4月份)真的傷害了我們……我們打了那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