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家後看到自己的“黃臉婆”躺在床上生病,曾國藩聯想到別人小老婆的如花似玉,禁不住嘆了口氣——這些,都被曾國藩寫進了自己的日記,曾國藩就是這樣每天反省著自己的“一閃念”,折磨著自己,而他也從這樣的折磨中得到了更深層次的快樂。

曾國藩修身所遇到的一個重要事情就是戒菸。年輕的時候,曾國藩跟中國所有底層百姓一樣,學會了抽菸。多年的抽菸習慣使他的煙癮很大,經常是菸袋不離手。每次吞雲吐霧之後,曾國藩總感口乾舌燥、咽部不適、頭痛昏沉——於是曾國藩開始了戒菸,也開始了對自己的觀察,他把戒菸的整個過程寫進了日記——一開始,他感覺到六神無主,整日裡恍恍惚惚,甚至連人生也覺得毫無意義。不久,曾國藩實在抵禦不住煙的吸引力,開始恢復吸菸,而且,煙癮比以前還大。舊病重犯讓曾國藩覺得羞愧,有一天,曾國藩氣急敗壞,掂了掂那根相伴多年的菸袋,雙手握住兩端,使勁往膝上一叩,菸袋叭地一聲斷為兩截。當天晚上,曾國藩在日記當中寫道:“念每日昏錮,由於多吃煙,因立毀折菸袋,誓永不再吃煙。如再食言,明神殛之!”在此之後的數日裡,儘管煙癮發作時如上萬只螞蟻撕咬身體,曾國藩也強忍住,不讓煙癮復發。為了排遣身體和心理的緊張,他不斷地找人下棋、聊天。這種痛苦難熬的日子持續了一段時間之後,強烈的感覺變得淡下去了。一個月之後,曾國藩終於成功了。當曾國藩覺得自己的煙癮恍如隔世時,他分明感受到了一種力量的支撐。那是一種來自內心的宏大力量。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二章 青雲直上(8)

任何一個成大器之人,都有一段對於靈魂的自覺過程。一個人,只有在這種深刻的內省和反觀中,才能成就自己的大象之氣。曾國藩同樣也是如此。最初,曾國藩對於自己內心的修煉以及所謂的“格物致知”在很大程度上認識是幼稚的,但這樣的方式,卻使曾國藩經常面對自己,使另一個人格無法從自己的視野裡逃脫。慢慢地,曾國藩的所有行為都在這樣的規矩中了。一段時間的檢點和內省,就這樣自然而然地改變了一個人的性格和行為,也成就了一個人的行為準則和習慣。理學逆向深入的自省方式,讓曾國藩領悟了很多東西。

除了戒除自己的不良習氣之外,曾國藩還開始嘗試清除自己頭腦中的不良想法和動機。這樣的方式,也如同佛教中的靜坐和參禪。每到傍晚,曾國藩照例都要靜坐一會,就像驅趕魔障一樣,每天驅趕存在於自己思想中的黑色或者灰色的霧靄。這是一種清教徒似的自省方式。曾國藩就這樣變成了一個非嚴格意義的禁慾主義者,一個某種程度上的自虐者。雖然這樣的過程痛苦、乏味、機械、生硬,但他一直努力去做了,也堅持了下來。漸漸地,就如同佛教所闡述的“戒”、“定”、“慧”一樣,這種理學的自修過程同樣也有“由戒生定”、“由定生慧”的過程,有一種清明讓曾國藩感到澄澈和清爽。

現在,曾國藩開始真正地明白理學的真諦所在了。他覺得這種修身的過程有意義極了,也有意思極了。一個人以如此的方式深入自己,也瞭解自己、改變自己,然後不斷精進,最終達到一種精神和道德的合一。這種方式,也算是一種宗教情感吧,將人的有限智慧引入到無限的空間——宋明理學就是這樣具有很多的宗教成分的,只不過,它一直沒有確定一個反觀的人格化神像,它是將人格化的神像轉化為道德律了,以為道德是一種天生的綱常。這種做法本身,就帶有強烈的宗教色彩。曾國藩就是在這樣的學習與修身中,走了一條與宗教信仰類似的道路。

理學對於人格的修煉,使得曾國藩無論是在學問上、人格上,還是在處世方法上,都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他再也不是一個簡單的、只會讀古書寫古詩作古文的書生了。給人的印象是,進入中年之後,曾國藩從一個循規蹈矩的學子變成了一個對於自己的思想體系有著強烈自信的人,他知道自己所走的,是一條滋養身心的道路。同時,曾國藩也變得越來越喜歡跟人探討一切潛藏之“理”,他變得愛較真,愛認死理,並且遵循“理”來行動。曾國藩確立了自己的社會責任感,也確立了自己的人生抱負。曾國藩在桐城派姚鼐所提出的義理、考據、辭章三條傳統的治學內容上,又增加了“經濟”。在曾國藩看來,這四種學問缺一不可,而且“經濟”更為重要。所謂“經濟”,就是經世濟民的真正學問,就是學要有所用,對於社會,要能派得上用場。這些經世濟民的學問,才是真正實現“王道”的必要手段。曾國藩更清晰地明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真正內涵,他變得更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