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瀟的冬雪之中,曾國藩離開了白楊坪。父親曾麟書把曾國藩和曾國葆一直送到村口。看著父親的鬢角這段時間又添白髮,曾國藩不由心生愧疚。此行一去,究竟會怎麼樣,他心裡一點底也沒有。躬身騎在馬上,曾國藩感到很不習慣,畢竟,曾國藩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在更多時候,他還是願意坐在轎子中,放下布簾,穩當當地思索一些問題。騎馬會讓他緊張而焦躁,思維也缺乏連貫性。25日,曾國藩趕到長沙,經湖南巡撫駱秉章的安排,將原來長沙綠州學院改為欽差大臣的官邸,然後,在門口掛個“欽命兵部右侍郎督辦湖南軍務”的大招牌,就開始招兵買馬了。從第一天起,曾國藩就以自己設計和構思的方式啟動,那就是,明裡曾國藩是招募團練,其實在內地裡,曾國藩還是想建一支真正的軍隊。這個時候,清朝的正規軍,有滿洲八旗和漢人綠營,原先讓明朝軍隊聞風喪膽的八旗勁旅,在清軍入關之後的一百多年裡,慢慢地養尊處優,早就沒有了戰鬥力。到了康乾年間,雖然還是八旗、綠營並用,但戰鬥力還是以綠營為主。由於早期制定的政策不準“擾民”,清朝一直沒有兵役制度,採取的是“募兵制”,即只要當兵,就會發餉給錢。這樣,當兵的大都是些無業遊民和社會上的懶漢混混等,再加上軍隊缺乏正規的軍訓,戰鬥力可想而知。鴉片戰爭爆發後,龐大的帝國軍隊更是名存實亡。曾國藩心裡明白,八旗軍、綠營兵等正規武裝力量根本無法抵擋太平軍的進攻,小股的團練武裝也無濟於事,自己必須從根本上著手,建立和訓練一支組織嚴密,有著頑強戰鬥意志和實戰能力的地方部隊,才能抵擋太平軍的攻勢。
第三章 亂世從軍(4)
一些人從四面八方匯聚到曾國藩的麾下:在他們當中,有偏遠山區的淳樸山民;有對自己的生活狀況不滿意的手藝人;有屢試不第落魄的文人;有失去土地的農民;也有渾水摸魚的亡命之徒……曾國藩的原則是,只要這些人有忠義有血性,就可以到這裡來端上自己的飯碗。曾國藩深知底層民眾的狀態,他對湘軍薪餉標準的制定,對於普通民眾也是有很大誘惑的:在湘軍中,一個普通士兵的薪餉一般為綠營軍最高階別士兵的兩倍左右,至於高階官員,由於希望減少貪汙和維持鬥志,就更不吝惜獎賞了。曾國藩知道,重賞之下,才有勇夫,只有軍餉高,將士才肯賣命。在這支魚龍混雜的部隊中,最初,曾國藩堅持的一個原則就是:這支部隊中的所有高官,都由那些德行很好的讀書人擔綱;只有下級軍官,才是那些打仗不要命的武夫。在曾國藩眼中,一支部隊的忠貞、才華和理想,是最重要的,至於其他,則可以透過戰鬥和訓練得到。在湘軍當中,整個骨架,還是他的一幫兄弟和朋友,在他們當中,有曾家弟兄曾國荃、曾國華、曾國葆,還有他的“鐵哥們”郭嵩燾、江忠源、羅澤南、胡林翼、左宗棠等。這些人,堪稱“唯楚有材,於斯為盛”,比如胡林翼,才冠湖湘,經天緯地,後來成為僅次於曾國藩的湘軍二號人物;羅澤南同樣也是一個湖湘大儒,對於程朱理學,羅澤南有著極深的研究,性格上也極有宋儒堅忍刻厲的作風,他的弟子遍及湖南境內,其中最有名的,有王、李續賓、李續宜、劉騰鴻、劉典,包括曾國荃、曾國葆等。這些人,後來都成為湘軍的著名將領。曾國藩起事時,江忠源和羅澤南手頭已有現成的兵勇,並且,曾經赴廣西打仗。
曾國藩和湘軍從一開始就註定成為19世紀中國的一個最重要的文化現象——這可以說是歷史上一支真正由讀書人領導的軍隊,是在亂世中一群書生“投筆從戎”所組建的人馬。這群讀書人挺身而出的最大使命,就是為了捍衛中國傳統文化。太平天國對於孔孟的態度,讓他們為之激憤,也正如此,讓他們立下了“上馬殺賊,下馬讀書”的誓言;至於效忠朝廷等,倒成了次要的目的。在曾國藩、胡林翼、左宗棠等一幫程朱理學的忠實信徒看來,太平天國所提倡的“拜上帝教”等,其實就是西方文化妖魔化的體現,是直接違背“天理”的,而他們有責任和義務在這樣的生死抉擇中承擔自己的使命。正因如此,這支頗有湖南士林風氣的儒生在後來艱苦卓絕的生死絕殺中,屢遭挫折而不餒,表現出了與叛道者誓不共存的殉道精神。
秋天到來的時候,曾國藩的湘軍隊伍已發展到十營六千人。現在,這已不是一支五花八門的雜牌民兵了,而是一支軍隊,並且,是曾國藩賦予理想和追求的一支部隊。曾國藩在為這支湘軍設計建制時,腦子裡閃現的是明朝名將戚繼光的容顏。的確,在數百年曆史當中,戚家軍是最具戰鬥力的一支隊伍,它不僅有嚴明的紀律,而且,還有很多軍事上的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