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來臨的時候,同樣會臉色蒼白、疲憊不堪、思想混亂、語無倫次。後來,倉皇逃跑的曾國藩覺得自己太失顏面,一羞之下,“撲通”一聲跳進水裡,想一死了之。部下們手忙腳亂地把曾國藩救了上來……在死亡面前,人永遠有恐懼的本能,而一個人的內心,從來就不是從理論的意義上所能練就的。曾國藩萬念俱灰之時,一個好訊息傳來——陸路的湘軍塔齊布部以少勝多,充分利用武器裝備較為先進的優勢,率軍攻佔了湘潭,全殲了鎮守湘潭的太平軍。這一場勝利給曾國藩帶來極大的安慰,也讓曾國藩明白,真正的戰鬥是怎麼回事。湘潭戰役的勝利,讓這支民間力量有了自信,培養了這支隊伍堅韌和果敢的氣質;這一場戰役的勝利,同樣是太平軍自金田起義之後的首次大規模失利。
第四章 鐵血湘江(4)
湘潭之戰後,曾國藩一方面在長沙整軍,補充人員和糧草,修繕戰船;另一方面,也對自己的所作所為進行了深刻的反思。修整一番後,湘軍恢復了元氣。曾國藩也在這段時間確立了湘軍下一步的軍事重點,那就是,繼續率軍北上,將戰場鎖定在長江沿線。在曾國藩看來,長江是一條龍,湖北是龍頭,安徽是龍身,江蘇是龍尾,至於金陵,則是龍心;要擒縛太平天國這條蒼龍,就必須先打龍頭,後摘龍尾,然後直刺龍心。戰略思想明確之後,曾國藩率領著部隊出湘了,矛頭直指江西和湖北。曾國藩兵分三路,以嶽州為進攻重點:派江忠淑、林源恩率楚勇及湘勇的一部為東路,由平江向通城、崇陽進攻,切斷嶽州守軍後路,並阻止湖北太平軍支援;以胡林翼為西路,專攻太平天國西征軍所克之常德、龍陽、沅陵等地;中路主力由塔齊布率領,進攻嶽州,同時又由褚汝航、彭玉麟、楊載福、夏鑾等率湘軍水師兩千餘人,由水路配合塔齊布進攻嶽州。在太平天國西征軍由常德退入嶽州後,曾國藩又令西路周鳳山增援嶽州,羅澤南率湘勇一千人,魁聯率一千人隨援嶽州。至此,在嶽州城下,共聚集了湘軍水陸部隊兩萬多人。
戰爭遠比曾國藩想象得艱苦和慘烈,雙方進入了你死我活的拉鋸狀況。嶽州之戰自1854年6月17日塔齊布攻新牆開始,至8月25日太平軍放棄嶽州敗退武漢結束,歷時兩個多月。雙方反覆爭奪,大戰數次,小戰無數。鏖戰的詳細過程是這樣的——6月17日,塔齊布向新牆進攻,太平天國西征軍雖進行了頑強抵抗,但因湘軍攻勢太猛,新牆失陷,嶽州門戶大開。到了7月中旬,湘軍水師趕到,水陸並進,太平天國西征軍招架不住,湘軍進入嶽州。8月,太平軍反攻嶽州,西征軍將領韋俊、石鎮侖、陳玉成等先後率水營大軍增援,在嶽州,擊斃了湘軍水師統領道員褚汝航以及嶽州總兵陳輝龍。湘軍同樣還以顏色,在城陵磯戰役中,擊斃了太平軍的猛將曾天養……雙方像兩塊海綿一樣,爭相吸攝對方的水分。在這樣的對壘之中,曾國藩和湘軍執拗而挺拔的氣質起到作用了,倔強的曾國藩就像一個堅強無比的拳擊手一樣,有著非凡的抗擊打能力。儘管他一次次倒下,被擊打得鼻青眼腫、遍體鱗傷,但他仍搖搖晃晃地站起來,向對手發起一輪又一輪還擊。一種精神力量支撐著湘軍奄奄一息的軀體,直到對手轟然倒下。
戰局很快像噴濺出的血跡一樣,向四周擴散開來。湘軍開始贏得一個又一個勝利了。在朝廷正規軍綠營和八旗一敗塗地的情況下,這支民兵性質的武裝力量迅速成為長江一帶抗擊太平軍最重要的力量,成為主要戰場的主力軍。湖南人堅韌的性格,太平軍得以充分領略。很快,曾國藩的湘軍隨著戰勢的推進,走出了湖南,北上到了長江流域。在取得岳陽戰役的勝利後,曾國藩又接連攻下鄱陽湖和洞庭湖附近的重鎮;然後,主力繼續北上,聚集在武漢附近,部署進攻武漢三鎮。曾國藩根據武漢的特點,制訂相應的策略:讓水師清理江面,割斷武漢三鎮之間太平軍的聯絡,並且,由水師協助陸營,用炮火攻擊沿岸太平軍營壘;在陸地,數萬湘軍集中起來,全力進攻武昌;漢陽則由魁玉等湖北兵勇圍攻。在經歷一系列的戰役之後,曾國藩指揮戰爭已經變得越來越得心應手了。在他看來,軍事排程就如同對弈一樣,只要心中有韜略,同樣可以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第四章 鐵血湘江(5)
比較起戰場上的節節勝利,在戰場之外,作為團練大臣的曾國藩卻因為不斷遇到麻煩而深陷煩惱。龐大而腐朽的制度無法在戰爭中快速運轉,一直像一個昏聵的老人一樣,無法行動敏捷,這一點,讓曾國藩頭痛不已。這時,湘軍已經因其優於八旗、綠營的戰鬥力爭得了合法地位,曾國藩也以漢族團練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