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有葉綠素的青氣,略略佐一點蒜蓉,苗還是翠嫩欲滴,擱白色的瓷盤中,看上去就錯不了。南瓜葉的莖杆,剝去外皮和纖維,綠得透明的肉質你知道有多麼脆嫩,這時候連刀都別使,使刀切會沾上可惡的鐵腥味,用手把它折斷至二寸長,以清油熱炒,則千萬別炒至變色,它比較之南瓜苗,少了葉綠素的青氣,它是清甜的,是一道素心的菜,在暑熱難當的夏季,品嚐一下如此清香的青菜,顯然會讓人與大自然親近。
南瓜花也是頗好吃的。在早晨旭日初昇的時候就把含露盛開的南瓜花摘下來,沾上米粉漿,擱到蒸籠中蒸熟,再擱陽光下曬乾,這樣也可以勾芡悶溶了吃,但不是最佳,頗有特色的應該是用油煎脆,放在點心盤裡,當喝茶時的點心享用,它香脆且有花的芬芳,淡淡的黃顏色也不曾消退——南瓜花的點心並不是很多人都吃過,所以,我每見鄉間有那麼多那麼多的南瓜花自開自謝,著實有些感覺到心疼,這是何等的浪費呀。
南瓜花炒著吃的味道也很好,它很綿,有淡淡的甜味,然味道卻集中在花蒂和花蕊上,它會有少許的湯汁,這淡黃的湯汁喝起來,本身就是一道獨特的素菜湯,有什麼素菜湯能夠甚於南瓜花的湯呢?也有創意者將豬肉餡、豆腐和豆豉包進南瓜花中油煎,煎成一個花餅,顯然也是不差的,總之這裡面還是有潛力可挖,因為美食無止境,完全沒有必要想起南瓜就要熬南瓜湯喝,喝一肚子南瓜湯寫起文章來,字裡行間都透著一股南瓜氣味,滿腦子飄著南瓜,嗨,這感覺不是很好。
第五部分 南瓜的記憶
第55節 金谷香與我的小炒
金谷香是故里的一種純谷酒,這種酒是以穀子為原料,用傳統釀酒工藝釀製的,我是喜歡這種酒的。以前我在地質隊的時候,經常進山打獵,雪花飄飛的季節,山是白白的,山間的人家白屋頂上,有一縷藍藍的炊煙升起,山澗從山腰上蜿蜒而下,清清的水亮著像一根銀鏈子。這個時候,山裡面總是很冷,如是路過一個小村,村頭有那麼一個小小酒坊,很遠就能聞到一股酒香。這樣就循了酒香去,到酒坊的高櫃檯前一站,花一角錢要了一杯還溫熱著的新谷酒,細細喝了,只覺得有一股熱流注入體內——如今,卻是難有如此的情調了,既是不能打獵,那麼又到何方去尋找小小酒坊呢?甚是失落也。
金谷香就是這麼一種隱含在我記憶裡的傳統谷酒,我一回到故里便要喝它,而且是要親手炒幾味小炒。去年的冬天,江南也下了很大的雪,山頭上是白茫茫,田野便也是一樣,只有小河清亮地往著山外流去,彷彿是一支清清的歌謠。這時候雪的光芒自是映照到屋內的壁上,有些清冷但很明亮,此時要想到喝一點兒酒才好,生起紅泥小炭爐,燉上一些排骨粉藕,或者將鴨子與板栗一起燉上也可,再炒兩三道小炒,江南的雪天就好度過了。
我的小炒,自也不去翻什麼新的花樣,像我喜歡喝老式釀法的金谷香一樣,我總是有幾宗慣常要做的小炒,比如去市場買來豬耳朵(我們叫它順風),用醬油、八角、桂皮等滷好,切成細絲,佐青蒜、辣椒在鍋中小炒一下,這當然是很好下酒的。我還喜歡滷上豬腸子,豬腸子滷好,涼幹,隨時想吃便細切了,佐幹辣椒小炒,它的味道也是很不錯的。這裡是要注意洗豬腸子,洗豬腸子是門學問,沒有經驗的人,會使勁地洗,豬腸子是一種奇怪的事物,洗得厲害了,它會發苦,甚難下口,已然不是什麼好下酒菜——是憶苦思甜菜。洗豬腸子可以在盆裡加上面粉,拌在豬腸子裡抓揉,如此便足以將豬腸子上的粘液去除,爾後加上滷料文火細滷。
現在的雞肉,是從養雞場批次養大的,或者是吃過催肥劑的,肉質不是那麼好,吃過還可能把人摧肥,屬瘦人食品。如果偶爾買到一隻土雞,可以將雞脯的肉取下,切細絲,略用澱粉抓一下,澆清油小炒,佐上紅綠辣椒絲,薑絲及蒜蓉,這也是很有味道的。這裡有一點必須注意的是,辣椒絲、薑絲及蒜蓉,必事先在鍋中炒成八成熟,所以在雞脯肉絲起鍋前投入,而不必用過長時間以避免雞肉炒老,否則再嫩的雞脯也會炒成〃鋸末〃,味寡得很。生活中有許多奧妙,往往是我們沒有找到方法,沒有方法的日子我們就要生活在無所適從之中,這完全像沒有愛情一樣,精神會陷入萎頓。
生活是要找到一些味道的,如果總也有金谷香和小炒,那江南的下雪的日子也是沒有什麼可怕的,我們也並不一定要去到某些大酒店,去嘗那搞得像紙花一樣的昂貴大菜,其實自己的動手創作,那過程就極有情趣,而韻味當然也就好得不得了,如是邀來一位數年不見的老友,圍爐小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