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為美國侵略軍,約佔四千五百名。至此,敵軍從本年一月二十五日發動向北冒險進攻以來,在將近三個月中,損失的兵力已在七萬人以上。”
1989年5月——1990年4月。
寫於北京六里橋
後記
…………………………………………………
經過斷斷續續八個月之久的寫作,《漢江血》脫稿了。在此之前,我還經歷了更長時間的採訪及史料的收集研究工作。
《漢江血》與我的前一部描寫朝鮮戰爭的《黑雪》一樣,同屬於紀實性戰爭作品。所不同的是,《黑雪》寫的是出兵朝鮮之前的形勢以及出兵朝鮮後志願軍打的第一、第二戰役;而《漢江血》與《黑雪》內容銜接,寫的是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並肩作戰進行的第三、第四次戰役。
在寫作《漢江血》過程中,我不只一次地產生一種聯想:譬如我居住的房屋因處樓房的底層比較陰冷,加之冬日將盡,暖氣供給停止,一段時間會感到非常不適。然而,四十年前在朝鮮戰場上的志願軍戰士又怎樣呢?他們在零下二十多度的嚴寒下行軍作戰宿營,在寒風呼嘯的冬夜裡長時間潛伏在預定出擊地域,千千萬萬人凍掉了耳朵,凍黑了手、腳……那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在激勵著他們如此頑強?他們靠步槍、手榴彈,“一把炒麵一把雪”,和擁有海陸空三軍現代化技術手段的美國軍隊較量,打出了中國人民的英雄氣概——這種精神,難道不是我們民族的驕傲嗎?難道不值得被後人永遠頌揚嗎?
因此,我寫了《黑雷》和《漢江血》。
當然,人類對過去戰爭行為的反思,應當建立在防止新的戰爭和維護世界和平的基點上。四十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進軍朝鮮就是“為了和平”,這也同樣是我今天寫作《黑雪》和《漢江血》的宗旨。
一年多以前,《黑雪》出版後,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全國各地報刊電臺紛紛連載、連播,並被譯成少數民族文字、搬上話劇舞臺,眾多電影製片廠相繼來電來函聯絡,願意將《黑雪》搬上銀幕。國內外學術界亦對該書十分關注。其中最使我受觸動的,還是全國各地的讀者寫來的大量熱情洋溢的信件。這些讀者有工人、農民、大中學生、醫生、教師、縣委書記、科研人員、記者、部隊戰士,也有許多志願軍老戰士和他們的後代,其中包括一些離休的或仍然在位的我軍高階將領。記得去年全國“人大”會議召開期間,某一個大軍區的領導打電話,要正在參加會議的一位部隊首長到書店代買《黑雪》;因未購到,這位部隊首長派秘書輾轉找到我的工作單位,要求我給該大軍區黨委常委領導每人一本《黑雪》——各個層面的讀者對《黑雪》的歡迎程度,倒是我未曾預料到的事。
正是由於廣大讀者的熱情肯定和支援,才使我終於承受住某些人對《黑雪》採取“上綱上線”的方式發表文章拾起的棍棒,而繼續寫這本《漢江血》。我願藉此機會,向全國各地的熱心讀者致以誠摯的謝意。由於時間的關係,我無法給來信的大批讀者一一回復,請讀者們原諒。在《漢江血》出版之際,我衷心希望備界讀者對本書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實事求是的批評意見,以便將來再版時加以修訂。這與某些“扣帽子”、“打棍子”式的批評完全是兩回事。
最後我想提到,今年十月二十五日是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四十週年紀念日——在這個日子來到之前,我以這本《漢江血》和新近剛剛再版的《黑雪》獻給中國人民志願軍。與當年那些犧牲的、後來病故、現仍健在數以百萬計的志願軍英雄們創造的偉大事蹟相比,我所寫下的僅僅是九牛一毛而已。
偉哉——中國人民志願軍!
葉雨蒙
1990.5.7
更多精彩好書,更多電子書,請登陸霸氣 書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