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8部分

可與蜀軍發生衝突,周旨倒是先冷靜了下來,拱手道:“在下週旨,不知將軍高姓大名,如何稱呼?”

傅著微咦了一聲,不禁多瞧了他一眼,周旨是羊祜帳下的領軍將軍,也是晉軍之中比較有名的悍將,聲名赫赫,傅著以前倒也聽說過,只不過見面卻是頭一遭。

“不敢當,在下傅著。”

周旨一臉恍然的樣子,很顯然他也是聽說過傅著的名號的,拱手道:“原來是傅將軍,失敬失敬。在下奉羊都督之令,前來接收匈奴人所佔據的晉陽城,還請傅將軍行個方便。”(未完待續。)

第879章 混亂的冀州戰局

一進入到冀州大平原,劉淵的心情便豁然地開朗了許多。

從晉陽撤離之後,劉淵的情緒低落,心情惡劣到了極點,幷州的慘敗讓他刻骨銘心,丟掉了晉陽,更讓劉淵有一種喪家之犬的感覺,畢竟劉淵出生在那兒,晉陽就是他的家,總有一種割捨不斷的感情。

不過來到了冀州,登臨太行之巔,鳥瞰一望無際的冀中大平原,劉淵心中的鬱悶便一掃而空了。

幷州雖然也不乏平原之地,在汾水的兩岸,也是有著大大小小的平川之地,但是幷州的平原和冀州的平原比起來,真有小巫見大巫的感覺,冀中平原那種一馬平川的浩瀚和磅礴,是幷州之地所遠遠無法企及的。

在幷州生活久了,會特別地喜歡那種山明水秀的氛圍,幷州的山,通常都不是那麼的險峻,連綿起伏之間,總會帶著幾分舒緩,幷州的水,也是極是輕柔的,河面不寬,水流不急,總有一種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的感覺。

依山帶水的幷州,是一個相對而言比較封閉的區域,劉淵習慣了在幷州的生活,突然之間來到了冀州遼闊的大平原,眼界豁然地開朗,心緒自然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看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在這一刻,劉淵彷彿覺得自己不再是一個失敗者,中原逐鹿,捨我其誰?

不過在瞭解過冀州的局勢之後,劉淵也不再樂觀了。雖然說以前也時不時地接到劉宣從冀州傳回來的奏報,但路途相隔較遠,時效性就會大打折扣,而冀州的戰局錯綜複雜,往往是一日千里,恐怕還沒等到訊息傳到晉陽,那邊的戰局又已經是發生了變化。

現在冀州的形勢完全可以用犬牙交錯來形容,匈奴、晉、蜀三方勢力攪在其中,彼此糾纏,相互攻伐,甚至沒有一郡之地被一方獨佔,整個冀州的戰局是支離破碎,混亂不堪。

三年前,蜀將羅憲率右軍團進入冀州的時候,晉國冀州刺史文鴦和匈奴左賢王劉宣在冀州激戰正酣,狼煙遍地。

由於劉宣所統率著十餘萬的匈奴軍,在兵力佔據著絕對的優勢,而晉軍由於羊祜轉戰河內,留給文鴦的人馬只有三萬餘人,雖然後來得到過一些補充,但最高也只能維持在五萬人馬左右,與匈奴人的兵力比起來,還是相差甚遠的。

兵力上的差距,也就註定了文鴦在冀州戰場上只能是採取守勢,以應對匈奴人的進攻,不過文鴦的能力,還是遠在劉宣之上的,以半數之兵與劉宣周旋,倒也沒有落什麼下風,雙方在總體的局勢上面,還是維持著一個五五之局。

不過隨著蜀軍的到來,這個僵局倒是很快地被打破了。羅憲自幷州而出,一舉攻下了井陘口,打通了進入冀州平原的關隘。

蜀軍右軍團的五個軍,全部都是騎兵,而在平原地帶作戰,騎兵無疑將擁著相當大的優勢,出了井陘口,蜀軍便在真定和匈奴軍打了一次遭遇戰,全殲匈奴軍三千多人,一舉拿下了常山郡。

蜀軍的突然到來,真正緊張的是劉宣,光是一個文鴦他已經搞不定了,羅憲在後背之上狠狠地捅上一刀,確實是讓劉宣有些吃不消。

羅憲進入到冀州,他的這五萬軍隊消耗的糧草可比中軍團和右軍團加起來都要多的多,五萬人和五萬匹馬,擱在一塊那就是十萬張嘴,要解決這十萬張嘴的口糧,確實也夠羅憲頭疼的。

在晉陽分兵之時,劉胤給了羅憲很大的照顧,右軍團分到的糧草數理是最多的。但這些糧草終歸是有限的,失去了後勤補給,再多的糧草也有吃盡的時候,剩下的日子,就只能靠自力更生了。

當然這個自力更生不是讓羅憲的軍隊去自己生產糧食,處於一個嚴酷的戰爭環境之中,想要屯田種田,根本就不現實,唯一的手段就是就敵於食,從敵人的手中去搶奪糧草。

由於匈奴人的主力基本上都集中在鄴城一喧與晉軍展開激戰,所以後方的幾個郡都比較空虛,這無疑就給了羅憲一個大撈戰利品的機會,攻克真定就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