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圍圈之中,如果漢軍進一步地收緊這個包圍圈,吳軍三面受敵,形勢危急。所以陸抗現在所要做的,首先就是要牽制滎陽和洛南的蜀軍,讓他們無瑕救援洛陽。
洛南的這一支蜀軍,陸抗早已想好了對策,那就是派前將軍夏口督孫秀從荊州出兵,繞過襄陽,攻打臨近洛南的魯陽、襄城等地。雖然襄陽還未能攻克,但鍾會北進之後,漢軍在襄陽的兵力有限,只能是固守一些重要的城池關隘,吳軍北上,勢必不會遭到太大的阻力。
早在陸抗出征之前,他就已經安排好了孫秀在荊州方面的策應,孫秀早已率兵五萬抵達宜城一帶,隨時可以北上增援,否則千里迢迢的,再調兵也是極為困難的事。
至於滎陽的蜀軍,才是令陸抗頭疼的事,吳軍這邊已經是無能為力了,陸抗只能是仰仗關東三王了。(未完待續。。)
第1181章 洛陽之戰(上)
接著陸抗又令陳輿、孫鑠、馬鹹三將各統兵馬,和孫歆、孫楷分別攻打洛陽的東西南北四面。
陳輿,陳騫子也,孫鑠,石苞的部將,馬鹹,馬隆之子也,雖然關東三王此時俱在營中,但其地位尊崇,如何能親自統兵上陣,所以三王各派其子或部將統兵,指揮陣前戰鬥。
雖然關東軍和吳軍之間並不相互隸屬,但此次攻打洛陽,他們的利益卻是休慼相關的,如果相互掣肘甚至隙怨重重相互猜忌的話,這仗也就不用再打了,光是內耗就足以讓他們崩潰了。
陸抗是吳國最後一位名將,陳騫、石苞、馬隆也都是久經仕場的老江湖了,他們對大局都有著清醒的認識,所以在這個關鍵時刻,雙方都還能維持一個精誠團結一致對外的局面,陳騫、石苞、馬隆給陳輿、孫鑠、馬鹹下的命令就是一切聽從陸抗的指揮,同心協力拿下洛陽。
眾將各自領命,回營準備出發。
唯有朱琬卻是悶悶不樂,跟隨著諸將垂頭喪氣地往外走。
陸抗將他留了下來:“朱將軍留步。”
朱琬愣了一下,心道,這攻打洛陽東西南北四面的人馬都已經分配妥當了,洛陽之戰註定沒有他什麼事了,陸抗此時叫他,還能有什麼事?朱琬心中早已是一片悲涼,不過他也無話可說,畢竟在攻打虎牢關的時候陸抗給過他機會,而他卻沒有好好地把握,如今陸抗棄用他也在情理之中,朱琬心裡發堵卻無可奈何,悶頭往外走,卻不料陸抗叫住了了,回過頭去,一臉懵逼地看著陸抗。
陸抗含笑道:“朱將軍,這次攻城作戰未派你前往,並非是本督不信任於你,而是另有一件緊要事需你去辦,而且此事幹系重大,關係到我軍的生死存亡。”
朱琬聞言立刻是精神大振,拱手道:“末將聽憑大司馬差遣。”
陸抗道:“滎陽糧草被焚燬,軍中存糧僅剩十日之用,一旦糧盡,後果可想而知。現在本督有一要務委任於你,在洛陽周圍募集糧草,不管用什麼手段,只要能獲得糧草食物,皆可採用。”
吳軍糧草緊缺,朱琬當然也是知曉的,軍無糧則亂,沒有糧草,根本就無法打仗,陸抗將募糧的重任交給了他,朱琬自然也明白這任務的重要性,而且陸抗已經明確指出,不管用什麼手段,只要能獲得糧草即可,也就是放權給朱琬,讓他任意行事。
洛陽周邊是蜀國的控制區域,吳軍到此根本無法透過徵收賦稅的方式來獲取糧草補給,只有透過搶劫掠奪的方式來暴力征糧,儘管此舉很可能會引得百姓怨恨,民心大失,但現在陸抗已經沒法再考慮這個問題了,糧草匱乏的問題必須要得到妥善解決,否則怎麼來支撐如此龐大的戰役。
朱琬心領神會,拱手而退。
做為先鋒,孫歆和孫楷第一個完成了隊伍的集結,並很快地離開了大營,向洛陽城殺去。
孫歆和孫楷選擇攻擊的目標是洛陽的東面,與一般的城池擁有東南西北四個城門不同,洛陽城可是擁有著十二座城門,僅洛陽的東面,就有上東門、中東門和門三座城門。
城門多,那就意味著城牆長,洛陽城南北長九里一百步,東西長六里十一步,謂之“九六城”,也許在後世這樣的城市規模不值一提,但是在當時,洛陽城堪稱是天下最為恢宏最為雄偉的城池,無論是長度高度還是厚度,都是首屈一指,無可比擬的。
這麼大的城池,也就意味著防守壓力極大。
原本駐防在洛陽城中的四萬禁軍經過開陽門之變,損失過半,戰鬥力也大為銳減,原來禁軍之中的中堅主力羽林軍更是幾乎消耗殆盡,現在只剩下虎賁軍和虎衛軍勉強地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