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間的門啪嗒一聲被推開,一名省委的工作人員表情嚴肅的匆忙走進來,分別將兩張紙條交給了何夕和蕭懷丹。
周碩連忙坐到何夕身邊,只見他手腳利落的核對了之前約定好的記號,確認是江大橋傳出來的之後,這才連忙將紙條打了開來。
兩人瞪大了眼睛,只見江大橋的紙條上面,筆跡潦草的寫著:“軟體園專案的戰略投資者將以何種方式實現利潤,是否會造成政府的公權力、公信力受損?”
軟體園專案的籌備千頭萬緒,任誰也不敢說單憑自己的頭腦就把問題全都記住。甚至是一個人能夠攜帶的資料量,在這種需求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
而這也正是蕭懷丹、何夕和周碩在這裡的原因。馮開貴和江大橋手邊有的只是一個總綱,當需要具體的資料或者說明的時候,就是他們這些場外助手的工作了。
競爭對手們的提問總是出其不意或者角度刁鑽,開會的領導不可能對此早就有所準備。這時候將問題傳遞出來進行場外求助、或者藉口場外求助來爭取整理思路的時間,都是非常好的應對方法。並不是所有的常委會議全都是檯面下就已經取得了共識,尤其是像這樣省內兩座城市之間的競爭,最後只能是在會議上刺刀見紅。沒有到最後一刻,誰也不敢言必勝。
何夕顯然不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會議,以及第一次做這種智囊的工作,應對起來顯得老馬識途、遊刃有餘。
他先是根據江大橋的問題在隨身攜帶的資料裡找出相應的檔案,然後將這一部分檔案的內容進行歸納整理,好像在完成一道簡答題一樣,隨即將縮略的答案附錄在紙條的下面。
何夕將資料整理好,連同紙條一起遞給了工作人員。另一邊蕭懷丹也已經完成了自己的工作。既然兩邊是同時送來的紙條,可以想見內容都是差不多的資金問題。
不論是繡城還是大港,軟體園專案落戶最大的攔路虎都是資金問題。專案發展可以透過招商引資達成。但是在此之前必須有一筆啟動資金。一方面用來做基礎設施的建設,另一方面也要先扶持一批企業來形成示範效應。
大港雖然家大業大。可並不是說它就不用擔心資金問題。家大業大雖然意味著賺的錢多,可是同樣吃飯的嘴也多。要讓馮開貴像是繡城一樣引入戰略投資者,這將會分去軟體園專案最大的一筆好處。
政府拆遷、徵地之後賣給軟體園的管理組織,經過三通一平之後加價轉手就是幾倍的利潤。以軟體園專案為輻射,更可以帶動周邊地區的地價,由此導致的財政增加才是他最大的目的。
而繡城則不同,正在生死線上掙扎的人。能有一根稻草也就滿足了。江大橋對軟體園專案最大的指望,不過是緩解繡城國企大下崗的壓力而已。只要軟體園專案能夠帶動就業,他的目的就已經達到。至於能夠為財政實現多大的利潤,也就不是他所奢求的了。
省委的工作人員收好雙方各自遞過來的紙條和檔案。一言不發的轉身離開。然而之前尚算其樂融融的閒聊卻再也回不來了,雙方之間漸漸醞釀起一種劍拔弩張的氣氛。
這看似簡單的一問一答,卻拉起了雙方對抗的大旗。誰也不知道第二個問題何時會來,但無疑他們的關係已經正式成為了競爭者。
對於三個人來說之前的種種辛苦,只有在勝利之後才有意義。兩座城市之間。只有一個贏家。勝利者通吃,而輸家的一切努力都將付諸東流。
“拆遷補償使用何種標準?”
“技術發展和成果轉化將如何保證?”
“出現商業或者外交事故,將如何進行善後?”
“若軟體園經營困難、沒有實現出口計劃中的盈利能力,是否考慮了退出機制?”
一張張紙條從隔壁的會議室裡傳遞出來,休息間裡的三個人也都是焦頭爛額。如果是容易回答的問題根本就不會傳遞出來。很多甚至涉及到了一些潛規則,解釋起來就必須只可意會不能落於紙面。這個時候,就非常考驗智囊說話的藝術了。周碩在這方面倒是幫不上什麼忙,只有把希望寄予在何夕身上。不過幸虧何夕之前是在商業廳做副廳長,對商業事務的瞭解非常透徹,給與了江大橋有力的支援。
休息間的大門被再次開啟,工作人員一言不發的將紙條交給何夕,肅手而立。
“繡城如何實現全省分包的模式,而不會形成力量的分散,實現軟體園專案富集產業的目的?”
何夕想了想,在紙條上寫下了答案。工作人員收走紙條,轉身離開。然而這一次等待了許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