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復行動只能激發更多的南斯拉夫人加入游擊隊。

鐵托認為南斯拉夫解放戰爭將是一場持久和艱難的鬥爭,這種看法完全正確。但是,前陸軍軍官德拉卡·米哈伊洛維奇領導的一個名為“切特尼克”的抵抗組織,使得南斯拉夫的解放運動的程序變得錯綜複雜。雖然鐵托竭力試圖與“切特尼克”組織建立起一個聯合陣線,但很快就發現這隻能是一種不可靠的盟友關係。米哈伊洛維奇是一個狂熱的保皇主義分子,一直致力於南斯拉夫國王的復辟,而鐵托則希望在趕走德國人後建立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最初,“切特尼克”組織佔據了比較有利的條件,英國向其派出了聯絡官,支援他們的抵抗行動。英國聯絡官趕在鐵托和米哈伊洛維奇第二次會面之前抵達了南斯拉夫,但卻被排斥在會談之外,“切特尼克”組織只是簡單地向他通報了游擊隊的情況。雙方的會談很快破裂。“切特尼克”組織認為游擊隊是自己的首要敵人,甚至排在德國人之前。於是,“切特尼克”組織開始與德國和義大利佔領當局合作,試圖摧毀鐵托領導的抵抗運動。

德軍的圍剿行動

由於南斯拉夫地形和地貌情況非常獨特,德國和義大利佔領軍控制整個南斯拉夫極為困難。游擊隊利用這一有利條件控制了大片國土,並將這些地區作為解放區,建立起自己的行政機構。為了徹底消滅游擊隊,從1941年9月份一直到12月份,德軍先後在塞爾維亞發動了多起進攻。游擊隊被迫從大部分控制區撤離,退至波斯尼亞地區由游擊隊控制的弗加鎮。1942年1月15日,德國佔領軍發動了第二輪攻勢,在整個南斯拉夫全境向前推進。5月10日,鐵托的部隊被迫撤出了弗加鎮,退到科扎拉山附近的高地。德軍發現根本無法攻佔該地區,就暫時放緩了攻勢。1941年4月,德軍發動了第三次圍剿行動,迫使鐵托的游擊隊從波斯尼亞東部退到克羅埃西亞鄰近地區。1942年6月24日,游擊隊開始撤退,到行動結束,共後撤約150英里。與一般的軍事撤退行動不同的是,游擊隊在撤退期間取得了重大勝利,途中佔領了亞伊採和比哈奇兩座城鎮。佔領重鎮比哈奇後,游擊隊控制了大片的解放區,鐵托藉機召開了一次政治會議———南斯拉夫民族解放反法西斯大會。大會進行了選舉,發表了指導抵抗運動未來方向的宣言。會議的召開提高了游擊隊計程車氣,並引起了西方世界的關注。

從1941年年中接待盟軍聯絡官開始,直至1942年年中,“切特尼克”組織一直受到英國和美國政府的全力支援。透過對盟國聯絡小組無線電通訊的嚴密控制,“切特尼克”組織不讓倫敦方面獲悉任何有關游擊隊的資訊。當時,西方盟國,包括蘇聯政府早已經承認流亡的君主制政府有權重返南斯拉夫,米哈伊洛維奇也是該流亡政府的內閣成員之一。盟國很難取消對“切特尼克”組織的援助,進而直接影響到向鐵托提供援助的規模和效果。但是,從1942年底開始,倫敦方面開始獲得大量的資訊,更加全面地瞭解了游擊隊所取得的重要戰果。顯然,“切特尼克”組織與德國和義大利在許多領域進行了勾結,但在組織抵抗的問題上卻毫無作為。1942年底,盟國意識到,必須要對這些因素重新進行考慮和取捨。當時,盟國正在策劃西西里島登陸計劃,包括很可能實施的進攻義大利本土的計劃。隨著游擊隊抵抗運動的不斷深入,軸心國部隊必將被牽制在南斯拉夫戰場,從而無法從南斯拉夫抽調部隊增援其他戰場,盟國將是這一局面的最大受益者。然而,雖然游擊隊是南斯拉夫的主要抵抗力量,但是直到1943年1月德軍再次發動攻擊之前,盟國方面仍在討論是否應當以及如何向游擊隊提供支援的問題。當時,德軍之所以再次發起攻擊,主要由於希特勒認為,游擊隊對德軍交通線和補給線的不斷破壞和襲擾活動,將促使盟軍對巴爾幹半島發動攻擊,因此必須制止這種行動。為了圍剿鐵托游擊隊,德軍動員了5個師共15萬兵力,義大利軍隊出動了3個師,另有1.8萬“切特尼克”分子和效忠克羅埃西亞傀儡政府的部隊。德軍和克羅埃西亞部隊從北部和東部發動攻擊,義大利軍隊從西部和南部發動攻擊。鐵托下令向波斯尼亞東部地區退卻,準備向黑山地區的山地轉移。要想實現這一意圖,游擊隊必須穿越敵佔區並渡過內雷特瓦河,途中還將受到1.2萬“切特尼克”部隊的阻擊。

第4章 鏖戰巴爾幹(2)

果然,游擊隊抵達內雷特瓦河岸時,遇到了“切特尼克”和義大利部隊的阻擊,雙方之間爆發了激戰。游擊隊重創了義大利佔領軍;“切特尼克”部隊經過此役後也潰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