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知道攤主的話不可全信,但是從農村收上來的話似乎是真的。拿起銅像反覆看了一下,入手較為沉重。於是提出五十塊錢賣不賣,並且裝作轉身要走,那攤主可能是半天沒碰到買家了,忙叫住我,說我講的也太狠了,八十,行就拿走,不行就算了。

我最不願意和人講價,對自己喜歡的東西向來執著,其實那攤主如果堅持一百塊錢的話,我也會買下來,現在省了二十元當然更好,雖然明知道這個價錢其實還有一定水份在內,就是不想再計較下去,拿出一百塊錢給攤主,攤主找了二十塊錢,我拿著鍾馗像回家了。

到家後,我將鍾馗像用水徹底的清洗了一下,露出裡面黃銅的本色。端在手裡仔細看著,慢慢的我發現鍾馗像似乎並不象表面上顯的那樣兇惡,內在裡透著一股子善良。心想鍾馗是為老百姓驅鬼捉妖的,表面兇惡當然是職業行為,內裡一定是一個古道熱腸的好神仙,不然老百姓這麼多年也不能一直信奉它,當成守護神去看待它。

想到這,不由的越發喜歡起這小小的鐘馗像,鄭重地將它放在客桌上,又洗了兩個蘋果,放在前面,當是供果。這麼做並非是我信奉什麼,只是敬重鍾馗的人品。

幾日後的一個早晨,我正在呼呼大睡,手機忽然響了起來,我迷迷糊糊地拿起一看,不由心中一喜,是朱大哥打來的電話,連忙接起,原來朱大哥和志子昨晚已經回到了綏化,經過一夜的休整,旅途的疲勞有的恢復,這麼早找我是有重要的事要和我談。

我連忙收拾了一下,跑到樓下。朱大哥開車不一會就到了,我上車後,見朱大哥雖然有點瘦了,但精神狀態卻很好。兩人好久沒見,此時再聚首,心情都很愉快。由於一大早晨都沒吃飯,我們開著車在附近找了一家供應早餐的飯店。坐下後,朱大哥將他這二十來天出門的經歷和我說了

朱大哥和志子出行的第一站到了北京,短暫停留後,便一路南下,直接到了江西省龍虎山。

那龍虎山位於江西省鷹潭市西南二十公里處的龍虎山風景區內,為中國道教的發祥地,除山水秀麗外,還被譽為道教的第一仙境。相傳張道陵於龍虎山修道煉丹大成後,從漢末第四代天師張盛始,歷代天師華居此地,守龍虎山尋仙覓術,坐上清宮演教布化,居天師府修身養性,世襲道統63代,奕世沿守1800餘年,他們均得到歷代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冊封,官至一品,位極人臣,形成中國文化史上傳承世襲“南張北孔(夫子)”兩大世家。上清宮和嗣漢天師府得到歷代王朝無數次的賜銀,進行了無數次的擴建和維修,宮府的建築面積、規模、佈局、數量、規格創道教建築史之最。龍虎山在鼎盛時期,建有道觀80餘座,道院36座,道宮數個,是名副其實的“道都”,是道士的世界王國。

天師府天下聞名,不用如何打聽,兩人就在第二日尋到。問起玉真子其人,府中道人本不想指點,只是見他們在數千公里外的黑龍江趕來,不忍心讓他們空跑,於是一名小道士領著他們翻過一道山丘,來到一座石洞前,那石洞外荊棘叢生,似乎少有人來。小道士告訴朱大哥和志子,王真子道長已經年過九旬,十餘年來一直在這石洞中潛心閉關修道。他是師祖一輩的人物,十餘年來從不見外人,就連新出家的一些小道士都不知道有這一位師爺存在。他負責給老道長送飯,兩天一次,每次都是送到洞前,打個招呼後便走,隔天送飯時再將用過的碗筷拿走,如此也有差不多三個月未見到老道長的面了。

朱大哥聞聽王真子老道長尚在人世,心情不由的激動起來,直接就要進洞相見,那小道士連忙阻擋住,告訴朱大哥要事先稟告一聲方可,於是小道士正了正衣襟,朗聲道:“師叔祖,黑龍江綏化的故人來訪,但求一見。”話音方落,只聽洞內一個蒼老且透著濃重的山西口音的聲音應道:“是綏化的朱家老三吧,快快進來,我正有事要找他。”

朱大哥二十多年未聽到這個聲音了,感覺到既遙遠又親切。聽老道士一口說出他是誰,還說正有事找他,不由的十分詫異,隨即一想,這玉真子當年便有未卜先知的本事,事隔這二十多年,道行更加了得,已修得半仙之體,只是不知他找自己何事,當下快步走入洞中。那志子只道觀中道士事先通知了老道士他們要來,也不為然,跟在朱大哥身後進洞。那引路的小道士見他們與師叔祖果然是舊相識,也就不再打攪,轉身回觀去了。

朱大哥和志子二人進入洞內,只見那石洞外面洞口雖小,裡面卻別有洞天,洞深數十丈,寬敞明亮,抬頭上觀,原來洞頂有一處天然的石縫,一眼看去,竟能看見天上的白雲。洞內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