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輕重緩急,上課需要兩個小時,也只有兩個小時,不舒服的耳機會影響他的狀態。
九點,葉擎的臉出現在螢幕中,他輕咳一聲:“早上好,奚年。”
幾乎是同時,葉擎的手機收到了一條資訊,他低頭的時候看了一眼,傅綏發的,只有一個句號。
在奚年看不見的角度,葉擎翻了個白眼。
課程開始之前葉擎先進行了通講,第一堂課大多如此,讓學生了解這門課,感受到表演的魅力。
他舉了許多的例子,提到傅綏的時候,他說:“傅綏是天才,天生吃這碗飯的人。”
“他的天分在於,他是一個很善於用運用肢體語言的人。”葉擎微笑著說,“有人說他眼神裡有戲,其實遠遠不止是眼神,肢體動作,微表情,他清楚地知道該如何運用身體的每一部分去進行表演。”
奚年忽然想到傅綏那說變就變的氣場,這也算嗎?或許並不是表情沒有變化,只是太過細微他沒有察覺到?
“這些東西一點點去協調很難,也不太實際。”
葉擎說到這裡笑了一下,他原本是想批判一下螢幕中辣眼的瞪眼噘嘴式演繹,但想到奚年面癱式演技,他到底是沒說出口。
組織了一下語言,葉擎說:“更多的是一種整體的情緒。”
奚年認真記著筆記,聽到這裡問了一句:“這就是入戲嗎?”
“也不完全是,”葉擎想了想說,“入戲,我更願意稱之為,完全沉浸在人物中,將自己和角色融為一體,而我所說的情緒掌控,你體會過就能明白,這其實還是一種技巧。”
“至於你說的入戲,”他頓了頓,“真實的演繹中,即便真的能做到,我們也不提倡一直用這樣的方式,一來負擔很大,二來,藝術從來都是天分和技巧的結合。”
奚年似懂非懂,葉擎也知道有些東西不自己體會過是很難理解的,表演從來都不只是理論課。
兩個小時很快過去,奚年的第一部劇,其實多多少少給他留下了一點陰影,從拍攝開始他就知道劇組並不精心,不需要他有任何的表演發揮,導演的原話是:“好看,一定要好看。”
最後果然很好看,就是奚年也成功收穫了一個“花瓶”的稱號,現在聽完了課 ,他卻有一種迫切地想要嘗試的衝動。
影片一結束,奚年就看起劇本,這一次他有目的地去揣摩人物的“情緒”。
另一邊,葉擎也立刻拿起手機給傅綏發訊息:傅大影帝也要聽我上課?
他是故意這樣說的,本意是嘲諷傅綏看人看得緊,沒想到傅綏直接承認了:我沒有完整上過理論課。
言下之意,需要聽一聽他的課,方便後續的課程銜接。
葉擎磨了磨牙,覺得傅綏這話實在是凡得沒邊了。
接下來幾天奚年和傅綏都沒有出門,準確來說是都沒有出小區,他們還是去了兩次游泳館一次超市的。
到週六《我們旅行吧》第一集就開播了,同一天《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