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同五娘那麼要好,可對於愛好上,兩個孫女那是各有不同,就是交友都是自個有自個的圈子的。從來不攙和。
換句話說自家四娘心毒,基本上就沒幾個合得來的。唯一一個能說上幾句話的,還被自家孫女給弄進華府當繼母了。
如此想想老夫人樂不起來了,還真是看不透自家這個孫女,你說誰家小姑娘跟她一樣呀,難怪自家老尚書發愁成這樣。
五娘氣的,他家四姐從來不喜歡悲秋傷春之輩,看不慣她們一群小娘子在一起談詩作畫,賞梅做賦。如今又給硬按了一個迎風流淚的說法,太缺德了。
虧得自己在別人面前那麼不遺餘力的把她拉近群裡呢:“我再也不要理你了,你怎麼能這麼說呢,除非你給我一套同六娘一樣的色釉花盆。”
三個人同時鬆口氣,有條件就好呀。
自家五妹越來越好哄了,可見這些年過得不錯。女人能夠保持出嫁時的嬌俏。證明日子過得夠舒心,男人夠疼寵。就像男人的品味要看身邊的女人一個道理。芳姐覺得挺欣慰的。
看著華府的眾位女子,芳姐認錯:“是四姐品位低俗,實在不懂你們這些賞心悅事。你也知道,除了喝酒吃肉,其他的我都不在行,適當的咱們請幾個就好了,有些事情人不再多,精貴就成。招待起來也方便,省的咱們怠慢了人家。”
華老夫人知道孫女不是一個喜歡太熱鬧的。跟著點點頭:‘芳姐說得對。你們只管準備宴客,請帖的事情我來,這些老封君還是能給我幾分面子的。’
這人情可是大了,這些老封君們可不是隨便出動的。芳姐:“這種事情怎麼能勞動祖母呢。也不至於就讓您老人家跟著操心。”
華老夫人:“怎麼。我華府的事情,我還能看著不成。”
芳姐忍不住扒著老祖母抱了一下,比尚書老頭可愛多了。這是再告訴她,自己還是華府的人,她老人家護定了。
華老夫人被孫女抱的臉紅,這孩子太奔放了:“好了,你們幾個都一樣,記得你們是華府出來的娘子,爹孃教養你們長大嫁人,可不是隨便給人欺負的。”
三娘五娘齊身行禮:“祖母教訓的是,孫們記下了。”
芳姐:“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這話我算是明白什麼意思了。肯定不隨便讓人欺負。”
老夫人瞪著孫女好一陣無語,這話用在這裡倒也對,可若是說出去,怕是她老人家要被千夫所指了。
芳姐嬉皮笑臉的:“您放心,就是說說,肯定不外傳。”
老夫人舒口氣,還算是知道輕重,不對險些讓倒黴孩子給帶溝裡去了:“算了,我這腦子轉不過你,這事就這麼定了,你們兩個竟然過來了,就在這裡用了晚膳再回去,咱們祖孫熱鬧熱鬧。”
說完看向芳姐:“四娘這裡不錯,很不錯的。”
三娘同五娘知道,自家祖母在這裡呆的挺順心,不然不能給出這麼肯定的評價。
華三娘爽快的答應:‘聽祖母的,本來我們姐妹也想著在這裡叨擾四娘一頓的。’
五娘看看老祖母笑的非常靦腆:“是呢,孫女也沒想著回府,都是拖了祖母的福氣,孫女也在四姐府上長長見識。”
芳姐能做的就是熱情招待,反正招待一個跟招待三個沒啥區別:“三姐同五妹已透過來咱們姐妹祖孫一起說說話是再好不過的了,不然等過上幾日,我也要請姐妹們過府熱鬧一番,正好咱們姐妹先規劃規劃。要不是聽說大伯一家也要回京城了,想著到時候一塊請大夥過來,也不至於讓三姐同四妹挑理。”
華三娘:“這麼說還是我們來早了。”
五娘:“四姐你什麼意思。”
芳姐認慫,不在給自己狡辯:‘我的意思是說咱們親姐妹,什麼時候過來都是最合適的時間。我什麼時候都歡迎。’
五娘滿意的笑了,三娘在自家祖母身邊挑眉:‘不過大伯一家回來了,咱們還是要好好地規劃規劃,給大伯大伯母接風洗塵的。’
芳姐一攤手,看吧,還不是這麼一回事,自己抻抻,想著宴會一塊辦也是有道理的。
老祖母:“好了,六娘呢,不說是給六娘換衣服嗎,怎麼還不出來。”
芳姐看向邊上的阿壽:“六娘還沒有換好嗎。”
阿壽:“奶孃看到夫人同老夫人們在說話,哄著六娘子在外面花園玩耍呢。奴婢這就讓人把六娘子抱過來。”
老夫人:“不用,咱們就去花園走走就成。”
三娘同五娘一同看向老祖母在華府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