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趨勢會作出比普通個人投資者更為科學和理性的判斷,並根據對市場趨勢和個股價值的判斷,作出投資選擇。比如,2006年上證指數漲幅超過100%,但大多數投資者只是小賺,甚至有30%的個人投資者不賺或者虧損;與此同時,2006年窗體頂端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超過100%。這充分證明,職業投資者、專業投資機構有著業餘投資人無可比擬的優勢,投資基金的確可以成為個人參與股市的理想選擇。

其實,基金不是什麼新東西,有200多年的歷史。所以,投資基金與時尚無關,只是一樁生意,做生意所需要的冷靜、理性、果斷等優秀商業品質,在基金投資上同樣必要。

基金,18世紀末起源於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盛行於美國。基金剛開始,野心並不大,以穩健路線為主線,不求多大的收益。但20世紀60年代後,路線變化了,開始追求大幅度的贏利了,基金逐步從儲蓄保值型走向價值增長型。20世紀70年代後,基金由封閉型走向開放型。據有關機構統計,1990—1996年,投資基金規模增長速度為218%。1992~1998年,在美國股票總額中,投資基金持有的比例由5%急劇上升到35%。1993年,在紐約交易所,個人投資僅佔股票市值的20%,而基金則佔55%。1999年,美國2�5萬億美元退休資產投資在基金。截至1999年底,全球約有10萬億美元的基金資產,其中美國基金的資產規模為7萬億美元, 超過其商業銀行的儲蓄存款總額。美國47%的家庭擁有基金資產,平均每個家庭的基金資產超過其家庭總資產的40%。1990年底,美國機構投資者在基金中的資產佔共同基金總資產的33�9%,到1999年底上升到45�6%。在1946~1997年的51年間,美國基金資產增長了1500倍,速度確實驚人。這200年的歷史,其實也就是一部擴張史,驚人的擴張力度。

以上的資料提供了一個清楚的事實,美國投資人投資股票基金的總額已超過銀行的存款,表示大多數美國人已認識到銀行利息並無投資的價值,因而轉向長期回報率遠超過定期存款利率的基金。

我國自1998年3月封閉式基金問世、2001年9月開放式基金誕生以來,截至2006年,基金業已經走過了8年的探索之路。經歷過2004年年初開放式基金銷售短暫的春天,也品味過2005年股票指數跌到1000點基金無人問津的苦澀,終於在2006年迎來了中國證券市場的真正崛起。基金業的發展只有數年的歷史,但現在已經擁有不可小視的規模與格局了。根據有關部門統計顯示,按照2006年末基金份額和最新單位淨值計算,中國基金資產規模達到了9964�5億元,加上已經結束募集的大成積極成長基金和中歐趨勢基金的百億元以上新基金規模,中國基金資產規模首次突破了萬億元大關。短短半年時間,就比2006年6月底的5114億元基金資產規模翻了一番。統計顯示,受益於基金髮行市場的狂熱狀態,2006年7月份以來成立的55只開放式基金共募集了2649�3億元,其中,嘉實策略增長、華夏優勢增長、南方績優成長、工銀瑞信穩健成長、鵬華動力增長和長盛同智優勢成長等6只新基金募集規模超過百億元,支撐了新基金的發行規模。和以往老基金遭遇持續淨贖回、基金資產規模增長只能依靠單位淨值增長不同,2006年第四季度以來,在持續銷售和單位淨值增長雙重作用下,老基金資產增加額超過了2200億元。業內人士分析,從2006年下半年至2007年1月26日,偏股基金的平均淨值增長率達到了60%,單位淨值上漲帶來了老基金資產規模迅速膨脹。大比例分紅、持續銷售和基金拆分補充了老基金的份額,兩類銷售活動分別帶來了600億元和200億元基金新增資產。

第一節走進基金初級學校(2)

中國證券市場16年的發展歷史,經歷了數度的沉沉浮浮,終於在2006年破繭重生。資本市場創造的神話使平民也能成就夢想,而2006年,基金無疑在這個夢想的舞臺上演繹了一場精彩的超值增長的傳奇。年輕的市場中充滿了機遇與挑戰,而更年輕的基金行業用毋庸置疑的業績證明了存在的價值。經歷了8年痛苦與迷茫的中國基金業,終於在這一年綻放了異彩,投資基金不再神秘,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加入了“基民”大軍。不過,與很多快速發展的行業類似,存在一些發展不平衡的現象。一方面伴隨證券市場的牛市行情,基金公司的數量不斷增加,產品線不斷完善,創新產品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