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部分

西班牙在16世紀時,曾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殖民帝國。

那時,它的殖民地遍佈世界各地,特別是在中美洲和南美洲地區,除了巴西之外都是它的殖民地。

但從1588年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在英吉利海峽被英國擊潰之後,它便失去了海上優勢,逐漸走向下坡路。

19世紀最初25年,拉丁美洲人民的民族獨立戰爭風起雲湧,沉重打擊了西班牙的殖民統治,使它失去了絕大部分的美洲殖民地。

1898年美西戰爭後,它又丟掉了古巴、關島、菲律賓等殘存的殖民地。

從此,強盛的西班牙帝國便永遠成為歷史。

20世紀初期,西班牙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都遠遠落後於其他西方列強。

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它以中立為名,向交戰國雙方供應糧食、戰略物資和某些工業品,賺得了鉅額利益。

當時的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十三世是封建貴族、上層僧侶和大資產階級的政治代表。

廣大工農群眾深受剝削,困苦不堪。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西班牙同其他歐洲國家一樣也出現了革命高潮,阿方索十三世的專制政權陷於岌岌可危境地。

1923年9月4日,在國王親自授意下,駐加泰羅尼亞軍事司令官德里維拉發動政變,在全國建立了軍事專政。

德里維拉以墨索里尼為榜樣,上臺後立即實行法西斯制度,瘋狂迫害進步力量,引起廣大人民更加不滿。

1929年爆發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沉重地打擊了落後的西班牙,全國的工農業生產和金融系統陷於一片混亂。

失業工人、破產農民和青年學生紛紛起來造反,一部分資產階級分子和軍隊中的民主主義者也被捲了進去。

統治集團為了緩和人民的強烈不滿和維繫君主制度,只得於1930年1月讓德里維拉辭職以平民憤。

獨裁者德里維拉下臺後,經不住輿論譴責,兩個月後便死去了。

可是這一換馬花招並沒有解決西班牙的基本矛盾,爭取共和的運動繼續向前。

德里維拉死後的一年中,西班牙換了兩次內閣,但都不能制止革命形勢的發展。

1931年2月,國王被迫宣佈恢復憲法,舉行選舉。

在4月12日舉行的選舉中,擁護共和制度的共和黨和社會黨取得勝利,國王阿方索十三世嚇得逃往國外。

1931年4月14日,西班牙共和國宣告建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取得初步成功。

新生的共和國建立之後,被推翻的反動勢力不甘心自己的失敗。

他們在梵蒂岡和德意法西斯勢力支援下,蓄意進行破壞。

地主們故意讓土地荒蕪,製造糧荒。

大資本家關閉工廠,使成千上萬工人失業。

投機商人囤積居奇,擾亂市場。

貴族子弟和保皇黨分子上街尋釁,公然叫囂要打倒共和國。

天主教會則利用所控制的教壇和報刊,散佈反動言論以推波助瀾。

為了同民主力量對抗,西班牙的法西斯分子組成“長槍黨”,教權分子和保皇分子組成“西達黨”。

但最大的威脅來自軍隊。

許多出身於貴族門第和大莊園主家庭的軍官非常仇視共和制度,他們秘密組織了“西班牙軍人聯盟”,著手策劃武裝叛亂。

12。西班牙悲歌(2)

而共和國主要領導人面對嚴重的形勢卻放鬆了警惕,沒有采取任何有力的反擊和防範措施。

結果在1933年11月的大選中,右翼的“西達黨”取得勝利,建立了以勒魯斯為首的親法西斯政權。

勒魯斯上臺之後,立即釋放了大批保皇分子,加強了對工農群眾的迫害。

面對反動勢力的反攻倒算,共產黨領導工農群眾奮起反抗,西班牙階級矛盾空前緊張。

1935年歐洲政局風雲變幻,戰爭威脅日益逼近。

有鑑於此,共產國際於當年7月發出建立人民陣線,團結無產階級及其他一切進步力量,以抗擊法西斯勢力的號召。

經過共產黨的積極工作,西班牙各左派政黨於1936年1月就建立人民陣線達成協議。

人民陣線是工人、農民、進步知識分子、城市小資產階級以及其他進步力量之間最廣泛的反法西斯政治同盟。

參加人民陣線的有:共產黨、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