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為時9天的撤退中,皇家海軍共出動艦船861艘,皇家空軍共出動飛機2730架次,共撤出部隊33�82萬人。其中英軍21�5萬人,法國、比利時軍隊12�3萬人。撤退中,英國有243艘艦船被擊沉,萬餘艘艦船被擊傷。損失飛機106架。各型火炮2450門,坦克700輛,汽車6�2萬輛,物資50萬噸,同時還損失部隊6�8萬人……這一切對於我們來說,還不能把這次救援行動塗上一層勝利的色彩。戰爭不是靠撤退來打贏的,但這次救援行動卻也包含了勝利。”這一重大的救援行動被譽為英國海軍史上的一次宏偉戰績,被英國桂冠詩人梅斯斐德稱為“九日奇蹟”。
儘管英軍在這次撤退中蒙受如此巨大的損失,但其實力得以儲存。他們可以重新武裝,再返歐陸。這些撤出敦刻爾克的將士們剛沖洗掉一路的風塵,又要奔向新的戰場。在他們的耳畔迴盪著丘吉爾那蕩人心魄的諾言:“我們決不氣餒認輸。我們將戰鬥到底……我們將在海灘上戰鬥;我們將在登陸地點戰鬥;我們將在田野和街道上戰鬥;我們將在山中戰鬥;我們決不投降。”
7。法蘭西之魂(1)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法國人為紀念輝煌的勝利,在巴黎東北方貢比涅森林空地上豎起了一塊約3英尺高的花崗石紀念碑,上面用法文寫著:“1918年11月11日,以罪惡為榮的德意志帝國在此屈膝投降——被它企圖奴役的自由人民所擊敗。”
22年以後,又是在這片曾為法國人引為自豪的貢比涅森林,歷史與法國人開了一個莫大的玩笑:他們扮演了22年前德國人所不願扮演的角色。
現在,德國人要重演歷史的這一幕,不過,角色要互換。
1940年6月3日,德軍轟炸機飛臨巴黎上空。據估計,僅僅工業區一帶就扔下了1000枚炸彈。儘管這樣,巴黎人並沒有恐慌。戲迷們擁擠在法蘭西劇院和歌劇院中,欣賞名家的新作品和有趣的滑稽表演,酒吧照常熱鬧非凡,商店仍舊生意興隆。直到6月9日星期天,人們仍然無動於衷。一位作家後來寫道:“後來,我們開始聽廣播,讀報上的訊息,這才知道德軍已兵臨城下。難道德國人離我們真的只有半個小時汽車的路程了嗎?怎麼可能呢?”
有一位腦外科醫生聲稱,如果德軍進城的話,他寧願自殺而死。他說:“我惟一的兒子在最近的戰鬥中死了,至今,我一直努力相信他是為拯救法蘭西而死的。法國沒有了,我也只有去死了。”
隨著關於德軍入侵的訊息在城市中慢慢傳播,悲慘的難民開始離家出走。小汽車、計程車、卡車等各種車輛載著逃難的男女老少蜂擁般向南運動;他們匆匆忙忙收拾了貴重財產,帶上乾糧便上路了。仍然暢通的高速公路上,逃難的人流沒有盡頭。第二天,即6月10日,巴黎宣佈為不設防城市。6月13日,巴黎城幾乎成了一座空城,城內80%的居民都已流離他鄉。
6月14日晨,納粹軍隊開進了巴黎這座“不設防的城市”。6月14日上午,巨大的“�”字旗幟升起在巴黎主要廣場上,高高飄揚在埃菲爾鐵塔頂端,德軍士兵在馬路上昂首闊步,好不得意。凱旋門下正列隊透過大批德國士兵和坦克。這一天,世界各大通訊社都登載了一張德軍侵入巴黎的照片,照片上一個站在路旁的法國人,臉上淌著痛苦的淚。
巴黎淪陷的那天,即6月14日,法國政府搬遷到了波爾多。留在法國的英軍首領艾倫·布魯克將軍求見魏剛總司令,而魏剛要求布魯克馬上佈置並堅守住一段150英里長的防線,以保衛布列塔尼。布魯克認為在當時的一片混亂之際,這個主意無異於天方夜譚。眼下能拯救將軍們的惟一辦法是促使他們能儘快離開法國。他透過電話線向倫敦政府對此作了說明和解釋。突然,他聽到了丘吉爾的聲音,首相說道:“你在那裡才能使法國人覺得我們是在支援他們”,“你不能讓人覺得你們是被遺棄的部隊”。首相說得直截了當,毫不含糊。但布魯克仍然耐心地反覆解說。終於,丘吉爾同意了,他允許了又一次敦刻爾克式的撤離。
16日,新任法國總理貝當元帥向德國提出了停戰請求。第二天,法國廣播中傳來了貝當那蒼老無力的聲音:“今天我以沉重的心情對你們說,必須停止這場戰鬥……我已經向德國探詢停戰條件。”接著,法國政府下令各部隊放棄所有2萬人以上的城市。20日,希特勒同意停戰,並提出停戰協定的簽署儀式於6月21日上午11時在貢比涅的雷通車站舉行。這個想法在希特勒心中已醞釀了一個月之久,他要在這個地點捉